61岁的周叔患有高血压多年,一直在吃降压药,后来因为查出颈动脉斑块,开始吃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因为他的父亲就是高血压导致的脑梗,瘫痪在床好多年,所以周叔尤其谨慎,对待吃药更是一顿不落,生怕哪一天自己的血管也堵了。

可谁知,这血管没啥问题,肝脏倒是吃出了问题,就在前不久,周叔去体检,查出转氨酶升高,拿到报告的时候他可是吓得不行,以前就听人说这他汀会伤肝肾,如今自己的肝脏还真就查出了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就不能吃他汀了呢?可是不吃他汀,自己的血管堵了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叔带着疑问跑去医院咨询医生,结果医生告诉他说,他的转氨酶虽然升高,但不是很严重,在得知他还在吃着降压药氨氯地平后,建议他把阿托伐他汀换成瑞舒伐他汀。可周叔还是不能理解,这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不都是一样的吗?难道换成瑞舒伐他汀就没事了吗?

一、都是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差在哪?

先说相同之处。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同属于第三代他汀,优势在于降脂效果好,药效维持时间长,都属于强效和长效他汀,每天只需要用药一次,而且不用非得晚上服用。目前,两种他汀都是临床常用的他汀,降脂功效相当,可以相互替换。

再说不同之处。

1. 用药剂量不同。虽然都属于强效他汀,但是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用药剂量不同,其中瑞舒伐他汀推荐起始剂量为5mg/次,最大剂量20mg/次;阿托伐他汀推荐起始剂量则为10mg/次,最大剂量可增至80mg/次。研究发现,5mg的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就与20mg的阿托伐他汀相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代谢途径不同。瑞舒伐他汀属于水溶性他汀,用药后主要是经胃肠道吸收,之后大多数被肝脏摄取,而肝脏摄取后只有约10%会被CYP2C9途径代谢,大多数以原形的方式由粪便排出,少部分由尿液排出。所以,瑞舒伐他汀对肝脏的影响较小。而阿托伐他汀则属于脂溶性他汀,主要经肝脏代谢,通过CYP3A4酶代谢成产物,再经胆汁清除,所以阿托伐他汀对肝脏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甚至是肝损伤。

3.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基于代谢途径的不同,因为瑞舒伐他汀极少经过肝脏代谢,所以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少,联合用药更安全。而阿托伐他汀的代谢途径CYP3A4,也是很多其他药物的途径代谢,这就相当于有一个小桥,但是有两个人要过,必然会对彼此的代谢造成影响。像是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同用时,结合能力相对较弱的阿托伐他汀的代谢就会受到抑制,进而造成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医生之所以给周叔换药,就是结合他所用的药和已经出现的转氨酶升高问题来决定的,把阿托伐他汀换成瑞舒伐他汀,在保证降脂效果的同时,尽量地减少与降压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长期服用他汀,这几大问题千万要注意!

1. 选择对的他汀。

周叔的经历告诉我们,好好吃药是对的,但前提是要选择对的药,如果药物本身就选错了,那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很严重的,到头来是得不偿失。对于他汀类药物,目前常用的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效果好,而且维持时间长,只需每天固定时间用一次,用药更方便。当然,具体怎么选,还要结合患者的情况。

  • ①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肝脏代谢,极少部分通过肾脏排泄,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 ②瑞舒伐他汀:极少经肝脏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适用于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
  • ③匹伐他汀:主要经粪便排泄,药物相互作用小,对血糖影响小,高血糖患者可选择。
  • ④辛伐他汀:第一代他汀,短效、降脂力度较低,适用于胆固醇轻度升高的患者。
  • ⑤普伐他汀:药物相互作用较少,药效维持时间短,要求在晚上睡觉前服用。
  • ⑥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目前对于这两种他汀临床已经用的比较少了,不推荐长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注意用药剂量。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用药剂量越大,副作用的发生风险越大,而且我国患者对他汀的耐受性普遍偏低,敏感度却更高一些,也就是说低剂量的他汀就可发挥很好的效果。所以,专家都推荐服用他汀要选择中小剂量,尤其不能过量服用,像是瑞舒伐他汀的常用剂量就是5mg和10mg,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是10mg和20mg,切忌擅自加量。

3. 提防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会导致转氨酶、肌酸激酶升高,不过一般是一过性的,发生在用药初期,所以最开始用药一个月后一定要去医院复查,若发现有转氨酶、肌酸激酶升高,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调整用药,必要时需停止用药。另外,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肌肉损伤、肝损伤等后果,严重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肝肾衰竭等,提醒患者一旦发现身体有任何异常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饮食结构不合理,日常生活差,多饮多食,经常熬夜会让体内阴阳失去平衡,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食物停留 过久,就会刺激胃酸分泌较多产生胀气打嗝现象,部分胆汁.逆行反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屏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 、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情况

脂肪与胆固醇代谢主要依靠胆汁来完成,胆不好则导致胆固醇及脂肪代谢异常,就会容易出现胆固醇和血脂等指标异常,从而会导致血管壁钙化,血液中的脂肪浓度增加,导致血压异常等情况产生,所以说高血压的根源在胆,

这些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其往往是被忽视的地方是胆,而去注意胃,关注度较少,后背为胆囊反射区,所以会不舒服,闲时到乡下采灌南苦菜,煮之,辅以红糖,产于灌南,初春采撷,开紫色花,煮好后尽量少吃生冷油腻辛辣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