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江名媛

来源:张江名媛(ID:middleclasslif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前夕,《时代》杂志做了期这样的封面。

“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看到什么?”大标题下,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年轻人站在长城上,手里拿着瓶可口可乐

那一年,国门刚刚洞开不久,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没听过这本杂志,也喝不起可口可乐,但他们能享受到的精神食粮一点都不比现在差。

这一年的秋天,在天安门广场上,国庆游行人群中的大学生们,自发打出了横幅:小平您好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普通百姓敢于这样既亲切又不失尊重地公开称呼他们的领袖。

这是青年人内心的呼声,就像整个80年代的精神风貌一样。

1984年,孕育着蓬勃的生机,昭示着无穷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对于经历了改革开放洪流中国人来说,1984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

可是这一年,又确确实实非同寻常,许多后来的巨大变迁,在这一年埋下了伏笔

那一年,广场上,穿着喇叭裤跳霹雳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理发店里,烫发永远都要排队。

从《一个美国飞行员》到《高山下的花环》,电影一个比一个好看,春晚可以连看四个小时都不带打瞌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取景地

那是一个以梦为马的年代,就连河水都是清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青浦

这一年6月,《中国妇女》杂志在第38页的“征婚启事”栏中刊登了两条征婚启事。其中一则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煤矿工人,27岁,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父母已故,兄弟四人,房八间,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每月工资80元。我热爱煤矿工作,文化程度高小,无疾病,身高1.64米。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如谁家中只有女儿又有心招婿的话,我愿到女家落户,尽养老之责,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均可来信或见面。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征婚广告,与现在动不动就体健貌端、温柔贤惠等模棱两可的措辞相比,当时征婚者要务实诚恳得多。

《中国妇女》的征婚广告一登,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地飞来,未婚的大龄青年为了表示感谢还在信中违规夹寄钱物。

“征婚启事”也变成“鹊桥”并一直沿用至今。第9期《中国妇女》甚至办了“大龄青年婚姻专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征婚启事刊发后半年,刊登启事的河南省焦作矿务局煤矿工人朱俊芳与端庄俊俏的东北姑娘李萍喜结连理。

那一年,24岁的余华迎来弃医从文后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仅仅在《北京文学》上,他就一口气发了《星星》《竹女》《甜甜的葡萄》好几个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解放军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莫言用三天写出了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透明的红萝卜》手稿

那一年,王小波32岁了,还一事无成

他打算去美国找妻子李银河,来到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银河(左)、王小波

那一年,北岛赴西欧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舒婷、李爽、北岛

那一年,20岁的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员查海生,第一次使用“海子”的笔名发表了诗歌《亚洲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顾城在《有时》中写道: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 巨大的鸟巢 疏松的北方枝条 把我环绕

此时,顾城已经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在主流文坛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人顾城

那一年,有个外省女孩从美国留学返回台湾,她发现台湾人对不公不义总是麻木地忍受,于是投书《中国时报 · 人间副刊》,标题简单粗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这个人叫龙应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应台文集

也是在这一年,作家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发表演讲,主题叫做《丑陋的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一份对开四版的周报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创刊,创始主编左方说,有可以不说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

这份报纸叫《南方周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方周末》创刊号

在这篇创刊号上有篇《陈冲美国来鸿》的文章,文中,正在美国跑龙套的陈冲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这个陈冲正是那个18岁就手捧百花奖的挂历女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19岁的济南二中学生巩俐第二次高考失利,她一边在山东省出版社当临时工,一边复习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

多年后,当巩俐回首这段往事时一定会感慨万千,要是没有当初的坚持,也就没有三年后《暑假里的故事》中那个叛逆的家庭教师,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巩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9岁的重庆妹子刘晓庆此时已经红透半边天,她是当时各种挂历、月份牌上最常出现的明星。出访新加坡的时候,当地媒体称她是“十亿分之一”的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月份牌

02

那一年耐克决定签下NBA新秀迈克尔 · 乔丹,为他生产一款球鞋AJ1。

而“李宁”还只是一个奥运冠军的名字,尽管已经是最有名的奥运冠军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杉矶奥运会上,李宁惊艳世界

中国女排,则穿着回力牌球鞋拿下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这是其“五连冠”的第三冠

那一年,梁朝伟和刘德华已经是TVB的当红炸子鸡。在《鹿鼎记》里,一个演韦小宝,一个演康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朝伟(左)与刘德华

同期出道的周星驰还在主持一个默默无闻的儿童节目——《四三零穿梭机》。

他不服输,每天看好莱坞电影揣摩角色,钻研《演员的自我修养》,穷尽所能地搞笑,却始终出不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星驰

那一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小子》大卖2200万港币,拿下香港票房季军,尽管他每天的工资只有2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林小子》剧照

成龙主演的《快餐车》票房虽然屈居第五,但他已然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功夫巨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餐车》海报

21岁的古典钢琴高手甄子丹被导演袁和平发现,主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笑太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笑太极》剧照

10岁的吴京刚刚拿下北京武术比赛拳术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吴京

那一年,25岁的陈凯歌导演了他的处女作《黄土地》,摄影师是来自广西电影制片厂的职工张艺谋

而14岁的山西汾阳少年贾樟柯看完《黄土地》对自己说,我以后就干这行了。又一个14年,他拍出了处女作《小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土地》剧组“三巨头”:张艺谋、陈凯歌、何群

那一年,26岁的王朔在《当代》杂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空中小姐》。

冯小刚因为整天跟在王朔的好兄弟郑晓龙后边混,终于从一个国企宣传干事华丽转身为一个剧组美工,但是直到两年后才在郑晓龙监制的《凯旋在子夜里》里客串了个小反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小刚在剧中

21岁的姜文整天中央戏剧学院小礼堂排练毕业大戏《家庭大事》,戏里,姜文演一个工人家庭大家长,吕丽萍演他老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大事》剧照

27岁的话剧龙套葛优偶然被选中在《盛夏和她的未婚夫》里扮演一个小角色,葛优的名字才第一次上了演员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优在剧中

那一年的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全国观众面前亮相,表演了《吃面条》,标志着小品这个电视艺术形式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品《吃面条》

身兼春晚串场主持人的马季演了个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站到观众中间演,就跟在自己家唠嗑一样,卖着卖着,他还真的点了根烟,抽了起来。

在未来多少年的春晚当中,马季老师的《宇宙牌香烟》一直都是一个评价极高的作品,甚至称得上是一个艺术的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宇宙牌香烟》剧照

东北二人转赵本山还没机会登上这个最高舞台,但却被伯乐李忠堂发现,主演了他人生第一部电视戏曲片《摔三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摔三弦》剧照

03

那一年,16岁的李彦宏已经成为全国计算机大赛获奖的天才少年。

10岁的刘强东因为第一次见到电灯而心潮澎湃。

13岁的马化腾举家搬到深圳,很快他就有了自己的个人电脑。

20岁的马云不顾家人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李彦宏与青年马云

那一年,拿着卖鸡饲料挣来的300多万,王石在深圳创办了万科。

还在山东一家小五金厂担任副厂长的张瑞敏被派到青岛日用电器厂,他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砸掉有瑕疵的76台冰箱。

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柳传志在所里一间12平的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

李经纬的“东方魔水”健力宝甫一推出就畅销全国,这个具有民族情怀的企业家二话不说,砸了20万给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征洛杉矶,但公司账上当时一共才28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瑞敏砸冰箱:一锤定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柳传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力宝风靡一时

那一年,15岁的雷军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21岁的李书福搞了个冰箱配件厂,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受过国家领导人亲自表彰的“技术尖兵”任正非放弃了部队的锦绣前程南下深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任正非

04

那一年,张国荣凭借《monica》赢得了人生第一首中文金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梅艳芳凭借《缘份》喜提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缘分》剧照

那一年,金庸的小说还未被引入内地,但盗版在民间横行。

那一年,曾因唱了《乡恋》被视为“黄色歌女”的李谷一,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连唱了好几首歌,包括那首经典的《难忘今宵》,以及湖南花鼓戏《刘海砍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春晚上李谷一与姜昆联袂演出《刘海砍樵》

那一年,Beyond在香港刚刚崭露头角,臧天朔和一帮文工团子弟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不倒翁”

乐队成员包括后来黑豹乐队的主唱丁武。

有人说,如果当年没有臧天朔,就没有后来的不倒翁,没有不倒翁,丁武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改写,丁武一改变,有没有黑豹还是未知数,没有黑豹,也就没有现在的窦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涩的窦唯、王菲与黑豹

窦唯很快跟臧天朔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一起演出,一起演张元的电影《北京杂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臧天朔去世第十天,窦唯在豆瓣上发了首歌悼念。

那一年,北京歌舞团的小号演奏员崔健和六个同事组建了七合板乐队,寓意七个人永远粘一块。但因为单位的反对,成立不到一年就解散了。

两年后,这个未来的摇滚教父在北京工体唱出了《一无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合板乐队的卡带

05

那一年,宫崎骏推出了《风之谷》,基本可以看做他的成名作。

此后,《千与千寻》,《天空之城》,《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侧耳倾听》……这些作品的主题中心,都有《风之谷》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之谷》剧照

那一年,米兰 · 昆德拉创作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为作家一生最著名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德拉著作早期版本

那一年,距离苏联解体还有七年。

距离柏林墙倒塌还有五年。

距离台湾解严还有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浙江舟山,一位72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大陆探亲,眼前那个老妇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他当年的爱人。

06

人这一生,永远只猜到开头,却预料不到结局。

高考失败两次的马云,一定不会料到他有一天会成为首富。

同样落榜好几次的巩俐,也一定不会料到有一天会登上威尼斯电影节的领奖台。

被冷落四年的周星驰,一定不会料到他那些看似无用的钻研,会成为他的一个秘密武器,让他的周氏无厘头喜剧一火就是30年。

与其说那是岁月给今天埋下的彩蛋,不如说是他们身上始终有股劲儿在不断给自己以及这个时代创造一个又一个惊喜

那个劲儿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可能是耐得住寂寞,是不服输,是不随大流,是坚持做对的但可能不太容易的事。而这些也正是1984那一年的精神内核所在。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