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5月,国家层面到地方文旅部门都开展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形成“主题月”,使“中国旅游日”既承接“五一”文旅热度,并开启夏季文旅大幕。

“中国旅游日”前后,全国各地有哪些重点文旅政策、活动?体现了文旅怎样的发展特点?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梳理出今年“中国旅游日”前后各地文旅政策、措施的6个重点。

旅游日“扩容”,系列活动助“爆红”变“长红”

“文旅热”如何热得更久,将短期“流量”现象转化为长期“留量”经济?这是多地城市管理者的探索课题。

2011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活动仅围绕当天“主题日”展开。从2022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推出覆盖5月整月的文旅宣传推广活动。今年的“中国旅游日”,文化和旅游部及各地文旅单位结合“主题日”“主题周”“主题月”进行组合式宣传推广,“主题周”更以潮州、沈阳、石家庄、宁波、鄂尔多斯、贵阳六城接力的形式展开,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题。

旅游日的“扩容”,使文旅市场延续“五一”文旅热度,串联起“5·19国际博物馆日”“6·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文旅纪念日,预热夏季旅游,使文旅“热”得更久。

旅游消费更“节省”,各地举措促进文旅消费复苏

“五一”和春节,旅游市场都火爆,但人均消费却更“节省”。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五一”国内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然而,人均每日消费113.15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25%。“五一”期间的文旅消费,延续了龙年春节文旅“人气高、消费低”的情况,疫情后旅游消费降级趋势仍明显。

因此,“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期间,各地纷纷推出惠民举措刺激文旅消费。浙江省推出文旅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住宿优惠等惠民举措570余项;河北省共推出300余条旅游惠民措施,累计发放文化旅游消费卡(券)2万余张,140余家景区推出门票免费优惠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延续了近年来对“航旅融合”的重视,于5月1日至5月31日开展“机票即门票”活动,乘坐国内航空公司的外省籍游客及海外游客只需购买机票,即可等同于购买了景区的门票,将航空运输与旅游消费紧密结合。

“文博游”热度不减,促进文旅融合

文博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热门主题。“中国旅游日”紧邻“5·18国际博物馆日”,各地纷纷推出举措助推文博游。上海汇集了包括上海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在内的135家博物馆,联动“中国旅游日”,减免费开放日将覆盖5月18日、5月19日。陕西作为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5月18日主会场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将正式开馆。5月,陕西全省将举办87个专题展览、422项文化教育活动、160多项惠民服务。

“文博游”与“名人游”做结合,更能带动地方文博出圈。北宋词人秦观曾被贬广西横州,留下《鬼门关》等作品。横州市博物馆于5月17日至18日举行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主打“秦观游”实景演出、秦观诗词问答等活动,让游客穿越时空与秦观“对话”。

上海“入境游第一站”稳步发力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05%,中国单方面免签的12国及相互免签的新加坡、泰国,累计入境游客同比增长约2.5倍。入境游正逐渐复苏。

“中国旅游日”前后,全国多地推出举措促进入境游增长,尤其是正致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上海。在“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中,入境游线路增加,如通过“航旅融合”,将上海的都市魅力与甘肃等地历史风貌相结合的“上海+甘肃12天深度游”等。

自5月15日起,乘坐邮轮并经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上海、天津、大连等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对各市入境游增长亦是一大利好。春秋旅游即迅速部署,拟在现有的“探寻上海近现代史——外滩+外滩源微游线”等系列上海入境游微游线路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上海的非遗文化、大型商圈等体验内容。

“避开人从众”去小城,小城文旅宣传彰显IP特色

“小众城市”“反向旅行”“避开人从众”成为平台旅游攻略热门词汇。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大幅增长,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中国旅游日”前后,小城目的地的文旅宣传,相较省级或大城市较为雷同的宣推活动外,也更能彰显小城文旅IP。江西上饶“用好”三清山、婺源等地的春日鲜花资源,主打“赏花”文旅。“中国旅游日”前后三清山将以“花”为主题,开展“花朝云裳”汉服同袍游园会、“品花问道”高山茶语雅集、“花山畲韵”畲民山哈热舞等活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主打“汉明文化”,推出“汉明历史长廊历史文化感知游”主题线路,组织全县文旅宣传员着汉服等特色服饰。

《我的阿勒泰》爆火,“微短剧+文旅”已成风口

2023年底,澎湃研究所观察到“微短剧+文旅”成为地方文旅宣推的新方式。从2024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微短剧+文旅”已成为新风口,各地文旅纷纷布局。4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公布第二批推荐目录。

新疆阿勒泰市携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爆火之势,推出跟着影视去旅行“千里画廊百车自驾”活动,探访《我的阿勒泰》拍摄实景地。“中国旅游日”前后,多地文旅微短剧开机。5月10日,武威文旅微短剧《跟着张骞游武威》开机。5月11日,新疆首部文旅微短剧《独库夜未眠》在新疆库车开拍。5月13日,天台文旅《大侠请留步》开机。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各地文旅微短剧能否复制《我的阿勒泰》的成果,拭目以待。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