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金棺”吗?上世纪90年代,四川一个村民上山采药,无意中在悬崖上,发现了两个巨型“金棺”,而专家打开“金棺”之后,里面的陪葬品令专家脸红不已。“金棺”内究竟有什么东西?为何棺材被放在悬崖之上?墓主人为何如此别出心裁呢?欢迎点赞评论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的“金棺“

1990年的一天,四川泸州合江县榕右村的,一个名叫李道的赤脚医生,正准备去山上采药。不过,因为村民也经常在山腰以下采药,李道看天气不错,就决定到更高的地方看一看,看能不能找到珍稀的药材。

但是李道没有想到,这一趟上山,他没有找到珍稀药材,却发现了更加珍贵的东西。这座山很陡,山上的植被也因为常年降雨而非常茂密,李道爬得非常艰难。当他准备在半山腰歇脚的时候,李道往四周一看,突然看到不远处的悬崖上有几个黑黝黝的洞穴,而洞穴中竟然放着两口巨大的棺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采药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两座棺材有一小半是悬空在外面的,可能是因为长期的日晒雨淋,原本在这些棺材下方的石块已经逐渐脱落,看起来就仿佛这两口棺材悬在半空中。李道顿时感到一阵害怕:好端端的悬崖上怎么会有两个洞,而且洞里还放着两副棺材呢?李道在村里住了很长时间,也没听说村里有人喜欢把自己埋在悬崖上面。

这个时候,李道想起了村里一直有的一个传说,说是在村里有两口“金棺”,但是一直都没有人找到。难道这两口巨大的棺材,就是村里人传说中的“金棺”吗?李道意识到这件事之后不敢怠慢,马上就下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文物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崖墓

考古专家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极其重视。和李道不同,考古专家在听到李道的描述之后,就知道这是古代南方一种特别的丧葬方法,悬棺葬。这属于其中的一种,叫做崖墓,就是指死后把棺材放在悬崖峭壁上。

当考古专家赶到现场之后,更是十分震撼,因为当时李道可能是太过害怕,所以只注意到这两个巨大的棺材,但其实在这两口棺材的周围还有很多洞穴,每一个洞穴里面都放着一些棺材,这明显是一个崖墓群。考古专家对这些墓葬也有另外的疑惑,就是这些崖墓并不符合当地人的墓葬习惯,墓主人究竟会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墓葬群

上山采药,却无意中发现“金棺”的李道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竟然揭开了两千多年前的奥秘。而考古专家在对两座“金棺”进行考察之后,令人脸红的一幕出现了,那么“金棺”中究竟放了什么陪葬品呢?

当考古专家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进入这个崖墓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虽然这两具棺材并不是村民们传说中的“金棺”,而是一对巨型石棺,但其做工非常精致。一般来说古代人喜欢厚葬,会陪葬非常多的陪葬品,但是很少在棺材上做太多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棺

这个墓主人却非常不同,光是看他的石棺,考古专家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贵气。本来石棺的建造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何况在这个巨型石棺上还雕刻了非常多的精致图案。光是通过雕刻图案,考古学家几乎能够想象墓主人生前的场景。而且崖墓是需要专人把墓主人的棺材背到悬崖上来的,可见墓主人的生活一定非常优渥。

想到这里,考古学家对于墓主人的陪葬品就更加感兴趣了。但是意外的是,考古学家打开这棺材之后,竟然并没有发现墓主人的尸骨,也没有发现其他的陪葬品,在里面只发现了一尊陶俑。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陶俑,后来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吻陶俑

这尊陶俑虽然体积并不大,但是它的形象却非常特殊,是一对青年男女拥抱着在一起甜蜜地亲吻。中国的底蕴就是含蓄,一般来说中国人在表达爱意上面都比较保守,古人更是如此,而像这种大胆的表现是非常少见的。

专家在看到这个陶俑的状态之后,也不禁感到脸红。因为这样的陶俑,在他整个考古生涯中也是第一次见到。从制作崖墓和墓葬雕刻技法来看,这应该是属于东汉时期的两口石棺。东汉时期的人能够开放到这个程度,简直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美石棺

专家推测,这种男女陶俑亲密接吻拥抱的情况,意味着墓主人有着比较明显的生殖崇拜,在追求爱情方面是轰轰烈烈的,很少掩饰自己的欲望。

不过话说回来,这明明是两具石棺,为什么在当地村民的传说中,这是两座“金棺”呢?考古学家则表示,村里人所说的“金棺”不一定是谬误。因为在东汉时期能够制造如此大型的石棺,并且在上面雕满画像和图案,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即便是放到现在,想要做成这样的一个石棺,也需要花费至少半个月的时间和大量的钱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劳动人民

可以想见,在没有机械工作的汉代,这项工作会是多么的辛苦。所以这个所谓的“金棺”,指的并不是棺材的材质,而是指是整个石棺的工艺非常珍贵,可能千金都换不来,这可比一具金棺材贵重多了。

能用得起堪比金棺的石棺,还能够葬在崖墓上,墓主人究竟是什么人,就显得扑朔迷离。就在考古学家迷茫的时候,石棺上的石雕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能不能从石雕上推断墓主人的身份呢?不过,这些雕像却更让考古专家们脸红了。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棺

其实在看到石棺的过程中,考古专家就感到这些石棺上的雕像非常不寻常,为了获取石棺上的信息,来推断墓主人的身份,考古专家邀请四川博物馆的拓片专家,把这些图案全部都拓印了下来。

令考古学家惊奇的是,在四川,其实也出现过这样的悬棺葬和崖墓,但是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属于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的先民。而根据这些石棺上雕刻的东西,考古学家推断,这座墓葬的墓主人应当是一对汉族的夫妻。因为石雕图案上人物身上所穿的衣服和使用的锄头等工具,都明显是汉族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永侍父图

在石棺的正面,考古专家拓印下来的是一幅董永侍父图,能够明显地看出,董永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频频回头看着坐在树下的父亲。虽然石棺上的面积很小,但是石雕仍然通过董永父亲拄的拐杖来表示他行动不便;更重要的是,在树上还能看到一个悬挂的饭盒,基本上还原了饱满的人物状态。

而董永侍父图是东汉时期中原广为流传的孝子故事,墓主人非常喜爱这个故事,甚至把它刻在自己的棺材上,说明墓主人应当也是一个非常崇尚孝道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羲女娲图

在石棺的另一边,考古学家拓印下来的,是一幅伏羲女娲图。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他们的尾巴呈橡胶的状态。在汉代大部分石雕中,伏羲女娲都是不可缺少的题材,而伏羲女娲所代表的就是非常明显的生殖崇拜。伏羲、女娲在汉代之前都是分开出现的,但是到了汉代,两人开始以兄妹的身份出现;到了东汉时期,伏羲女娲更是以夫妻的形象出现。

这是因为汉代有了一个非常荒诞的传说,说人类经历过一次灭绝,当时只剩下了伏羲和女娲,为了让人类继续繁衍生息,他们就结为夫妻,繁衍后代。而古代大部分动物在交配时都是呈现交尾的状态,所以古人在绘画图中使用交尾图,意思就是表示对生殖的崇拜。考古专家认为,这应该是当时四川地区整体的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尾狐日图

由于在同一个墓穴中有两座石棺,所以考古学家推测,这应该是一个夫妻合葬墓,并且在石雕中也找到了相应的证据。因为在两座石棺中都有九尾狐日图。但是两只九尾狐所对应的圆形的东西却不同,一个是凹陷的,一个是凸起来的,一般来说,古代认为凸起的是太阳,凹陷的是月亮,所以这就证明其中一个是男性墓主人,另外一个是女性墓主人。

由于没有找到任何文字记载,所以这两个墓主人的身份还非常扑朔迷离。不过这两具石棺,是考古界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这些石雕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汉代人民的思想传统,甚至还反映了,东汉时期四川地区已经出现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情况。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点赞收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