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时渐浓

小满将至

5月16日

多位美术名家走进河西

对原109厂进行艺术创作

半个多世纪前

新中国的电子行业

就是在这些建设中茁壮起来的

让我们跟随他们的画笔

深入挖掘“三线建设”故事

大力弘扬“三线精神”

缓缓开启盛夏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器轰鸣作响,道路铺平延伸,厂房拔地而起,产业从无到有,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新中国建设史……在利州区河西街道,103、109不仅仅是数字,还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代码。

5月16日,多名美术名家来到109厂,开展“华夏意韵——中国百位油画名家写生采风创作行(广元站)暨三线记忆美术创作活动”,进一步挖掘、展示、传承广元三线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利州区河西街道天曌苑社区的旭光电子,军工代号779厂,因信箱号为109,当地人更多的则称之为109厂。工厂由第四机械工业部直管,主要生产军用雷达、空天雷达、军民两用雷达等电子元件。在过去,109厂是我国唯一一家能生产300kw大功率发射管的厂家,在行业内名气很大。

该厂于1965年动工建设,1970年整体建设完成。整个工厂被合理地划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规模很大。20世纪,厂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包含厂办公大楼、幼儿园、学校、医院、俱乐部、礼堂、球场、职工宿舍、市场等等。

一路筚路蓝缕,一路栉风沐雨,109厂人为当时国防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发展添上了浓重一笔,承载了一代代建设者们实业救国、实业强国的梦想和情怀。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三线军工企业慢慢把精力转移到民品生产上。但109厂处在深山中,偏僻闭塞,交通不便,产品和原材料运输的成本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发展,109厂于1990年搬至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旧址移交给广元煤矿,而今煤矿也已破产,这里逐渐成了一本尘封的历史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时代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时至今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依然是广元建设发展的强劲动力、广元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据了解,作为市、区重点项目之一的109厂至天曌山道路已于5月1日全面贯通,这意味着109厂的三线文化挖掘迎来了新的机遇。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连接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109厂、三堆镇的交通环线,不仅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还将促进利州区文旅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你计划到天曌山景区游玩,不要错过这段沿途的跌宕历史。绿树掩映下的老厂房,角落里“退役”的机器,高墙上依稀可见的标语,爬满篱笆的灰瓦红墙,长满青苔的台阶长廊……

来打卡109厂,在山林中找寻这段旧时记忆。一砖一瓦,都是岁月斑驳的痕迹,只有老梧桐树在阳光里依然葱绿,仿佛告诉着我们,三线精神永不褪色……109厂旧址

这些老房子完成了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烙印在这里的时代印记与不朽精神

仍持续感动着每个人……✨

(来源:利州区河西街道-向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