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吧,小杨哥又直播带货了。

在经历3.15梅菜扣肉事件、电音节“宰客”等负面后,小杨哥深刻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你们骂得越狠,我带货就越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鞭牛士

小杨哥5月的两场直播带货成绩有些出乎意料,5月8日的直播销售额突破1亿,5月11日的直播销售额在7500万元至1亿之间,连续登顶抖音带货榜首。

这似乎说明小杨哥的直播带货能力依然不容小觑,但也反衬出三只羊的转型之路似乎遇到了一些阻碍。

至少在目前,直播带货仍然是他难以割舍的主战场,小杨哥根本舍不得丢掉直播带货。

01

逆风飞翔 又飞回了原来的地方

从今年开始,小杨哥的风评可以说是急转直下。

因为“槽头扣肉”事件,那个曾经带着一众徒弟在直播带货江湖里呼风唤雨的小杨哥,被人冠上了“淋巴兄弟”的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久前的电音节上,因为一杯水敢卖20元,被众多网友质疑“宰客”。虽然通过后续的降价调整、免费供水承诺平息了大众的“怒火”,但小杨哥的口碑形象已经彻底“塌房”了。

假货事件频发、直播带货相关新政策的出台,让小杨哥多次萌生退意。

尽管三只羊网络布局广泛,实控企业超过了50家,然而小杨哥在新兴领域的探索似乎还未找到稳固的立足点。

三只羊网络从电音节、短剧、影视乃至实体产业的尝试,并未像直播带货那样顺畅。

尤其是布局短剧产业更是出师不利,不仅火速上线的短剧在播放量上和爆款短剧差距巨大。

短剧合作伙伴杭州益梦被爆跑路,也映射出新业务推进中的不稳定性,转型之路那是困难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徒弟相继翻车后,三只羊的直播带货业务还是需要小杨哥亲自坐镇,新人根本就无法挑起大梁。

假如小杨哥真是去意已决,安心转型做其他项目,那三只羊公司的业绩势必大幅下滑。如果再遇到点什么假货风波被搞得假一赔十,那三只羊的新大楼真的可能要烂尾了。

现在的局面是,他的逐步抽离,为三只羊的未来增添了不确定性,也让转型计划陷入尴尬境地。

所以小杨哥在逆风飞翔了一段时候后,发现还是不能放下自己的基本盘——直播带货,又回到了直播的老路上。

02

短剧看起来很美 可第一波玩家却已出局

小杨哥看重的短剧行业,看起来很美,其实却很残酷,短期内的产出比真不是直播带货能比的。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微短剧市场规模近400亿元。另有报告预测,2024年将超过500亿。

整个短剧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令人血脉贲张,不仅资本频繁入局,更是成为网红主播转型的主要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短剧市场看似前景广阔,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和几乎所有行业都适用“二八定律”一样,短剧市场有人血赚,那就有人血亏。

400亿的市场,其实是由10%的玩家撑起来的,野蛮生长背后是90%的当局者成了炮灰。

短剧虽然制作周期短、成本相对较低,但要明白一件事,充值和赚钱是两码事。

之前都传咪蒙靠着两部短剧春节收入过亿,可实际情况却是,真正到咪蒙腰包里的可能连10%都不到。

就拿咪蒙的爆款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举例,据说这部短剧春节期间充值8000万,

然而80%的钱拿去做了投流,10%分给了平台,3%是投流的佣金,最终到咪蒙公司的钱大概只有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充值神话的背后是疯狂烧钱带来的极度内卷,就连咪蒙这样拿捏人性的高手都如此,小杨哥想在短剧市场短期大赚特赚,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杨哥回来直播的原因很明显,他在短剧行业碰壁了,走出去才发现,还是直播带货更赚钱。

小杨哥的问题,其实也是直播带货行业洗牌与重塑的一个缩影,到底是坚守直播带货阵地,还是忍痛割爱转型,真的挺难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