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底,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的《血泪黄花》在上海上映,一时引起轰动。

故事讲的是:一位富家千金与仆人私通,怀孕后才知,仆人在乡下有妻有子,即使这样,她也坚决为爱出逃。

私奔故事令观众既新奇又兴奋,有人骂伤风败俗,有人赞情比金坚,众说纷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泪黄花》剧照

这一边,电影轰轰烈烈上演,而那一边,主人公的原型黄慧如与陆根荣,一个正身陷囹圄,一个远在苏州乡下待产。

娇小姐流落乡间,其境况可想而知。在冷眼和艰辛中,黄慧如仍然挂念着狱中的陆根荣,她在信中表白:“妹永守夫命。”

然而,接下来的人生已不是她能掌控的,自从被大名鼎鼎的贝家退婚,悲剧就已经注定。

1906年,黄慧如生在富裕之家,父亲做了多年北京电话局局长,家业颇丰。不幸的是,父亲英年早逝。后来,她随母亲和两个哥哥回到上海,进入上海启明女子中学读书。

两年后,大哥掌管家业,以省钱为由,他中断了黄慧如的学业。

既读过书,又生得秀丽,21岁的黄慧如,成了名家公子追求的对象。

有一天,媒人又来登门,一番介绍后,黄慧如暗自心动。对方是赫赫有名的贝家公子,刚刚留洋归来。

贝家是苏州名门望族,而这位公子,正是颜料大王贝润生的堂侄。贝家后来还走出一位享誉世界的人物——建筑大师贝聿铭。

能得贝家青睐,黄慧如和母亲自然非常高兴,交换生辰、照片后,彼此都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慧如

订婚日越来越近,黄慧如满心欢喜。不料,一个消息却如晴天霹雳——贝家突然要退婚!给出的理由是:“黄慧如小姐不能生育,且身体有慢疾,不宜婚配。”

被人凭空捏造,黄慧如羞愤交加,更绝望的是,这个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的亲哥哥。

大哥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靠父亲留下的家产过活。表面上,他说怕黄慧如去了贝家受委屈,实际上,是怕花费大笔嫁妆。

毕竟贝家家世显赫,嫁妆如果太寒酸,是会遭人笑话的。为一己之私,他断送了妹妹的幸福。

一段佳缘,骤然而散,这也就罢了,名誉还无端受损,沉重的打击之下,黄慧如开始绝食。

为了安抚她,母亲派家里新来的男仆陆根荣给她送饭,陪她聊天。

陆根荣是苏州人,和黄慧如同龄,生得浓眉大眼,模样周正。他同情她的遭遇,每日温言软语劝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根荣

渐渐地,黄慧如笑容多了,眼泪少了。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让陆根荣留在闺房的时间越来越长。

日久生情,她爱上了这个善解人意的仆人。对此,当年的《民国日报》,曾有过绘声绘色的描述:

“在一个停电的夜晚,黄家人出门吃酒未归,陆根荣点上一排蜡烛上楼,他看着眼前貌美富贵的小姐,看着她一下子扑倒在自己怀里,这个年轻的仆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奴仆身份。他大胆地掀开了千金小姐的粉色帐幔,爬上了象牙白的闺床……”

在爱情滋润下,黄慧如一改颓废,脸上光彩四射。母亲有所警觉,找了个借口,限期让陆根荣离开。

黄慧如知道后,急切地请求陆根荣带自己一起走,她已有孕在身,无路可退。

然而,陆根荣却闪烁其词,几经追问,这才坦白,他在乡下,有妻有子。

黄慧如惊呆了,内心痛楚万分。可是她清楚地知道,家庭难容,世俗难容,她只能豁出去,哪怕没有半点名分。

陆根荣还在犹豫不定,当他嗫嚅着说没钱时,黄慧如打开一只箱子,里面是她所有的金银珠宝,她已规划好他们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慧如与陆根荣

1928年6月的一个夜里,他们避开家人,匆匆坐车前往苏州。离开时,黄慧如还顺便带走了母亲的一只首饰盒。

“通仆私奔,卷款携逃”,盛怒之下,家里报了警,黄慧如和陆根荣被通缉。一时间,沪上媒体纷纷闻讯而来,全都兴奋地瞪大了眼睛。

而此时,黄慧如与陆根荣已在苏州租好了房子,进出时,以夫妻相称。

可是,一个举手投足皆闺秀风范,一个很明显就是下人,没几天,他们就被人盯上了。

警察很快来了。后来,《苏州明报》这样记载:“有木工为陆根荣修理家具,木工见二人不般配,疑陆拐卖人口。遂报案。”

脚跟尚未站稳,两人就双双被捕。一番审讯后,警察局通知了上海黄家。

大哥带着母亲赶来了,看到黄慧如小腹隆起,气不打一处来。他们强烈要求严惩陆根荣,控诉他诱拐、盗窃。

黄慧如被释放,可是她坚持不回上海,当陆根荣被押送司法科时,她早早等在门口,和他并肩走向法院,引来众人围观。

与此同时,在媒体渲染下,“丑闻”家喻户晓,私奔故事被编成各种戏码上演,戏院里,人们津津乐道,场场爆满。

甚至有烟草商人,敏锐地嗅到了商业气息,抢先注册了“黄慧如”牌香烟。

那段时间,看客们纷纷抽着“黄慧如”牌香烟,争先恐后地走进戏院观看《黄慧如与陆根荣》,成为上海滩的一道奇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慧如牌香烟

两个月后,苏州地方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法庭上,陆根荣站在被告席上,神情沮丧。他否认一切罪行,声称对钱财一事,毫不知情。

黄慧如站起来了,她从被退婚,讲到与陆根荣相爱、私奔,最后,她坚定地说,陆根荣没有欺骗,没有诱拐,一切都是自愿的。

一个孕妇的真情讲述,令台下的人唏嘘不已,可即便如此,陆根荣还是被判刑了。

黄慧如欲哭无泪,不顾大哥怒骂,她坚决表示,要等陆根荣出狱。

大哥一气之下宣布断绝关系,并在苏州《民报》刊登启事:“此后,黄慧如个人的任何行动概与黄家无涉。”

陆根荣被关进了监狱,而天下之大,已没有黄慧如容身之处。她挺着大肚子,无奈来到乡下的陆家。

钱财没了,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自然不受待见。对陆家来说,她无疑是扫把星,害人精,处境可想而知。

更难以面对的是,媒体报道后,黄陆案人尽皆知,为了博眼球,小报记者追踪到了乡下。陆家不堪其扰,对黄慧如的嫌弃和愤怒,更加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根荣答辩状

黄慧如忍辱负重,含泪忍耐。为了营救陆根荣,她聘请了江南知名律师,准备提起上诉。

事件沸沸扬扬,引起广泛关注。开庭那天,各地媒体专程来到苏州旁听,这其中,就有戏剧家洪深,著名报人邵力子,还有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

庭审时,律师有理有据辩护,尤其是提到黄慧如被大哥从中作祟、遭遇贝家退婚时,人们义愤填膺,对黄慧如,都报以极大的同情。

意外的是,法庭仍然认为有伤风化,不仅没有脱罪,反而比初审时更加严厉,陆根荣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绝望之下,黄慧如依然不改初衷,坚持要留在苏州,等待陆根荣出狱。

她的痴情,打动了上海电影公司老板顾无为。不久,顾无为特意到乡下看望,并邀请她产后到上海拍电影,临走,他还预付了一笔定金,介绍黄慧如去医院待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医院待产照

同时,电影公司以黄陆之恋为题材,拍摄了电影《血泪黄花》,饰演黄慧如的,正是著名影星胡蝶。

1928年底,《血泪黄花》在上海中央大戏院首映,观众爆满。

舆论纷纷,黄慧如在医院也不得安宁,记者们来了一拔又一拔,打探她生孩子的各种细节。

1929年3月,一个男婴降生,小报披露有板有眼,诸如“二时发动,四时痛加紧,五时露婴儿发顶,七时注射催生针一针”之类,给了猎奇者足够的想象。

遗憾的是,黄慧如没有等到“入电影界”,因产后大出血,她身体极度虚弱,母亲赶来后,不顾医生劝阻,执意要带她回上海,就在路途中,她已油尽灯枯,年仅23岁。

临终时,黄慧如对母亲说:“请求法院把陆根荣放了,不怪陆根荣,只怪自己命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慧如死亡报道

黄慧如的死讯再次引起轰动,同情和敬佩的声音多了起来,陆根荣案被重审,不久,终于无罪释放。

出狱后,陆根荣成了活广告,舞台上的戏一落幕,他就会被拉出来与观众见面。每当这时,他总是神情木然,一言不发,只对着观众鞠躬,一个又一个。

解放后,陆根荣靠小生意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去世。而他和黄慧如的孩子,当年遗弃在医院后,不知所终。

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都是大时代的缩影,对黄慧如的悲情人生,唯有一声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