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静安区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提升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能级,有效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民智民慧,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 同向发力,打造高效联动的征集网络

依托“随申办”信箱矩阵、“上海静安”融媒体号以及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搭建人民建议征集网上“直通车”,方便群众在网上端、掌上端随时提出建议。从科创产业园区到市民服务中心,从党群服务站点到文化活动场馆,从网红打卡地到各基层社区,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增加到300余个,征集功能及元素覆盖全区。

■ 提质增效,构建精准科学的征集闭环

全面提升建议办理流转效能,完善“收集—互动—反馈”的工作流程,优化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灵活运用“约请制度”“特约监督员”等特色机制,有效协调督促群众建议在各层级的转化落地,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变成切实有效的惠民实事,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 跨域融合,强化开门问计的征集导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优化主动征集“三结合”机制,与区重大工程相结合,针对年度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广泛倾听各界声音;与民生实事相结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部门重点工作相结合,丰富“群众建言、部门纳谏”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围绕“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打造静安区高质量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特色主题广纳民智,共征集到各类建议251条,其中30余条有建设性、可操作性高的建议分别得到区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镇采纳,真正实现“一条建议推动一项政策完善、一件个案带动一类问题解决”的积极效果。

■ 注重引导,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讲好征集故事,营造宣传氛围,专门制作《静安发展问计于民,征集建议期待您的参与》宣传专栏,推出教学视频《如何撰写人民建议》,持续扩大人民建议征集的知晓度、参与度。各部门、街镇结合各自特色,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选树优秀典型事例,大力开展舆论引导,全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