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70-1990年联邦德国的环境运动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突破性进展。从70年代开始,无论是环境运动中所涉及到的环保主题,还是所动员起来的民众的数量,都远高于之前的环境运动,民众参与环境运动的热忱高涨,80年代的反核能运动更是近乎走向了暴力冲突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生态主义为指导

生态理念对联邦德国的新环境运动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态主义的指导下,联邦德国新环境运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性进展。联邦德国新环境运动的发展在过程中,鲜明的反映了生态主义的特点

生态理念的传播促进了联邦德国新环境运动规模的扩大。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环境运动的规模都相对较小,主要由于民众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与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环境保护运动仅限于有文化的资产阶级,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之美,魏玛时期环境保护的目的在于资产阶级精英安抚战后的不良情绪。希特勒时期,环境保护更是沦为纳粹统治的工具。

五六十年代,环境运动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纵观 70年代之前的环境运动,都未能发动起大多数民众的参与,且难以战胜经济优先的发展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之后,联邦德国环境运动的数量和动员力度激增,这些都源于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而民众广泛参与环境运动的热忱,正是来源于生态主义理念的传播。六七十年代,生态主义观念产生,联邦德国是生态理是传播最为迅速、影响力最大的国家。

70年代开始,联邦德国爆发了多项公民倡议运动,而其中环境倡议就占据了近乎一半。数百万的民众参与到环境运动中去,80年代反核能运动中的动员量也达到了联邦德国环境运动史的巅峰。可以说,生态主义理念的传播极大的启发了联邦德国民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了联邦德国新环境运动的扩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环境运动中体现了公众对生态理念的诉求。70年代之后的环境运动中将生态的重要性放在了经济发展之前,无一不体现出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经党的纲领性文件中也时刻贯穿着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的大多数民众就开始对工业化的城市建设产生质疑,他们反对以汽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要求城市建设中要有更多的生态内容,要对历史建筑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汽车导向城市规划”运动反映出城市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他们已经意识到生态环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反核能运动更是体现出了生态优先的理念,作为一个能源稀缺的国家,核能的安全利用对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正是生态主义理念使民众意识到,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安全。因此,70 年代末,联邦德国的民众不惜以流血牺牲的方式暴力的抗议核能发展。绿党的政策和主张也反映了生态主义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党在刚成立的时候就在纲领中倡导绿色出行、要求建立生态公园,这些主张都是生态主义指导下的具体措施。而在绿党发展壮大后,联邦德国的政坛也开始走向绿化,其他党派也开始更多把目光聚焦到环境问题上去,推动了联邦德国一系列环境政策和环境法规的颁布执行。

在绿党崛起的影响下,联邦德国的酸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甚至成为了国际上的典型。生态理念已经深入到了联邦德国的政坛,并推动着全国生态环境的优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邦德国的新环境运动发起于生态主义在联邦德国的传播之后,正是生态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联邦德国大多数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才得以展开。在联邦德国的环境运动向体制内发展的过程中,绿党开始发展壮大,在绿党的制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中,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生态主义理念的指导。

体制外向体制内的转变

1970-1990联邦德国的环境运动还经历了体制外向体制内的转变,相比于之前的环境运动,将环境运动上升到政治层面,以成立政党的方式来解决环境问题,也成为了联邦德国新环境运动的突出特点

在20世纪7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联邦德国的环境运动还主要是体制内发展的模式。这一时期民众才能与环境运动的方式开始多种多样,但都是限制于体制之外,依靠民众自身的力量。除了以往的申诉和游行,环境运动的参与者还相当注重宣传手段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以环境问题危害为主题的各式各样的展览也成为了极有吸引力的宣传方式。此外,环境运动的参与者还与各大报纸、广播、电台进行密切的合作以增强影响力,这些方式都有效的宣传了生态理念,并鼓舞了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环境运动中来,但都是属于体制外的运动方式,影响力仅限于民众的努力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联邦德国的新环境运动已经有了向体制内发展的趋势。大量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积极参加与市政官员们之间的公开会议,试图将自己的生态理念与建议传达给政府官员,来影响政府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环境保护主义者们也意识到了议会的重要性,发布投票指南,推荐注重生态环境的候选人,鼓励议员们用投票来改善城市环境,试图以此来影响市长和市政会议的选举,进而达到政府层面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显然,这些努力都是收效甚微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联邦德国民众试图将环境运动向体制内发展的趋势。

二十世纪70年代末,为了扩大环境运动在政治层面的影响,联邦德国早期绿党成立,在 80年代,绿党得以发展壮大。绿党通过参与欧洲议会选举、州议会选举、联邦议会选举,一步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并在1983年成功获得联邦议会的合法席位,成为联邦德国第四大执政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绿色政党的成立,对联邦德国环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绿党的发展将德国的环境问题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政治上的重要性水平。其他政党也开始更多的关注环境问题。联邦德国政坛开始绿化,环境运动也完全走上了体制内的发展道路。

随着联邦德因环境运动的大规模兴起,逐步扩大环境运动的影响力也是必然的。联邦德国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们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组建起一个绿色的政党,将环境保护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生态环境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政治主题之一,联邦德国的新环境运动也就由此完全转入了体制内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