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陈芋 来源 | 赛柏蓝

两名集团“老将” 董事长、副董事长双双辞职

5月14日,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医药”)公告称,因工作调整,李亚东申请辞去中国医药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同时,汪晓申请辞去中国医药副董事长及董事职务。

中国医药在公告中表示将尽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新任董事、董事长的选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医药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1999年加入通用技术集团,现已成为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唯一的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平台。

2003年6月起,李亚东在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一家100%控股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之后的近20年又先后担任该公司党委书记,以及另一家100%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同时,2011年3月至今,李亚东一直担任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助理。

2021年2月,李亚东开始担任中国医药党委书记、董事长,直至此次辞职。

汪晓自2023年5月起任中国医药副董事长,8月起任党委副书记,至此辞职,任期还不足一年。

不过,汪晓与李亚东一样,都曾在通用技术集团及其旗下其它控股公司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算得上是集团中的“老将”。

李亚东和汪晓的原定任期均至2026年2月止,此次辞职后,二人不再担任中国医药任何职务。

据中国医药最新年报,李亚东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70.61万元,汪晓2023年(任期5月开始)税前报酬总额为24.11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板块毛利最高 2024年Q1业绩增长承压

2023年,中国医药营收388.24亿元,同比增长3.28%;净利润10.48亿元,同比增长42.47%。

中国医药业务主要可分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以及国际贸易三大板块。其中,医药商业营收292.88亿元(分部间未抵消,下同),占其总营收的四分之三;国际贸易营收84.34亿元,约占其总营收的21%;医药工业实现营收33.35亿元。

尽管医药工业板块规模最小,其毛利率是三部门中最高的,达到38.65%,远高于国际贸易的8.82%和医药商业的7.93%。同时,医药工业下属的原料药业务,也是其2023年所有细分业务领域中唯一保持毛利率增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治疗领域看,抗感染类药物是其医药工业板块营收的主要来源,占到近一半;皮科类药物是其毛利率最高的产品,达到79.71%;从变动来看,除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药物、呼吸系统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外,其心脑血管类、中药材加工及饮片等各领域用药毛利率均存在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中国医药与辉瑞签订协议,开展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2023年底,该分销业务部分本年已售商品将临近效期,根据协议,中国医药将陆续开展商品的销售退货。

2024年中国医药业绩增长承压,其第一季度营收、净利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双双下滑——实现营收87.75亿元,同比下降29.97%;实现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45.83%。

药品耗材集采常态化、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医保控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持续影响着医疗机构用药,推动着药价下行,医药行业利润空间逐步被压缩,行业分化也将随之加速到来。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如若本文有与贵平台发布原创内容有重合之处,或未经授权使用,系原平台行为,本平台仅转载。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微信:FY61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