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突然爆火,网红经济对地方文旅的启发意义

今年以来,随着开封王婆和菏泽郭有才的突然爆火,地方文旅经济渐渐进入了以网红为核心的2.0时代。

不同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贵州“村BA”、村超等以美食、文化景观为核心载体的文旅现象,开封和菏泽的文旅热度,则几乎全仰仗王婆和郭有才的“网红”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好的方面说,各地文旅及时抓住了这波热度,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比如郭有才的出圈,便引发菏泽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原本废弃的菏泽南站广场,随着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人流,忽然变得异常热闹,郭有才也成为了菏泽一道独特的“网红”景观。面对“泼天流量”,当地政府也不敢懈怠,迅速组织修路、增设网络基站、安排志愿者,并维持现场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来看,菏泽政府暂时承接住了“泼天富贵”,但如何让“流量”变“量”,仍是摆在当地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这波流量,郭有才也很清醒,单靠自己的烧烤摊肯定不行,顺带着宣传家乡美食,才是回馈当地政府和广大网友热情的最好方式。

河南开封王婆也一样,爆火之后主动做起了开封文旅的宣传工作。

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当地文旅引流,是个很好的官民合作案例,也值得全国各地效仿。

以上是好的方面,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以网红尤其是素人网红为核心的文旅流量,通常难以长久。

这一方面是因为素人本身就有很大的流量潮汐效应,他们走红未必是因为自身多么出类拔萃(当然,网红个人的特质也值得肯定),而是因为大数据算法的筛选,更直接地说是抖音算法的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隔一段时间,火一个人,已经成了抖音的定律。有人说抖音让谁火,谁就火,跟他有没有才关系不大。这话挺扎心,不过也确实如此。

郭有才和王婆之前,还有大力轮、大衣哥、拉面哥、流浪大师、挖呀挖黄老师等一众突然走红的网红素人。大衣哥和拉面哥多少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郭有才,不过当时当地的政府部门并没有承接流量方面的意识,以致最后都变成了网络闹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郭有才成了抖音算法的又一个“天选之子”,目前看,郭有才的人设暂时是立住了,郭有才成了人们竞相前往菏泽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理由。但流量总会过去,郭有才也不过是新鲜一时,因为歌总有听腻的时候。而比郭有才会唱歌、唱得更动听的草根达人一抓一大把。当郭有才没有利用价值了,大家差不多也就该散了。

当然,除了算法制造的“网红”景观,可以给区域经济带来一定的正向效应,明星演唱会巡演、文艺演出等也是提振地方文旅发展的一大利器。这类人文景观,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明星或名人的“网红”效应。

但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明星对素人具有天然的碾压级优势。很多时候,明星的带动效应远远大于素人的流量效应。而且从确定性、可控性以及可预见性上来说,当地文旅显然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虽然投入不菲,性价比不见得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如今,“网红”不仅成了平台的流量密码,更成了地方文旅的流量密码。用好了,可以为地方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口碑效益;用不好,则可能会白白浪费资源。

此外,“网红”的不确定性,也给地方文旅的延续性和持久性带来了很大挑战。郭有才和王婆的爆火还能持续多久,地方文旅还能借势多久,谁也说不好。所以接下来,就是考验网友热情和耐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