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古话说“事死如事生”,意思对待死亡就要和对待生存一样。中国自古就对丧葬非常重视,对待死亡也有着非常考究的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为已经死去的先人们立碑都有着不少的讲究。碑上铭刻的“考、妣、故、先、显”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不了解用错了可是会闹笑话的!

“考”和“妣”的含义

墓碑的碑文上一般刻着以下这些内容:立碑时间、逝者姓名、籍贯、去世时间、立碑人姓名和死者关系等,如果立碑者比较富裕还会在墓碑上刻下死者生前的成就和悼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碑文上的“考”和“妣”就是父和母的一种古称,父为考,母为妣。成语“如丧考妣”意思就是:悲伤程度就像是死了父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考”和“妣”是专门用来代指死去的父母,对还活着的父母称呼就是家父与家母。古代礼仪规矩严格,活人与死人都有专门的称呼,不能混用

《礼记·曲礼下》记载: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刻在墓碑上的对父母的称呼就只能是“考”和“妣”。不过现代很多人已经不怎么遵守这些古人的规矩了,也会在墓碑上刻下“先父”、“慈母”等称谓。

如果是父母合葬墓,墓碑上就要把考和妣都刻上,其中“考”字在右,“妣”字在左。这是因为古人从右往左书写文字,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先写父后写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孙子为祖父母立碑,那么就要在前面加上“祖”字,称“祖考”、“祖妣”。

“故”的含义

“故”的含义很简单,就是“已故”的意思。古人们比较避讳说死字,常常会用其他的字来代替死,“故”就是在碑文中代替死的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有些人会疑惑了,既然墓中埋葬的都是已逝之人,为什么还要在墓碑上刻下“故”字来多此一举呢?

那是因为在古代,碑不是只能为死人立,还可以为活人立“功德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某人对当地有着特别突出的贡献,特别受当地百姓的尊崇爱戴,就比如一些爱民如子政清人洁的父母官,他们因退休或者调任离开当地时,百姓们就会为他们立碑纪念歌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立这些“功德碑”时被立碑纪念的人可能还没有死去,因此这些“功德碑”上也就不会刻上“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