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悦姐无意间看到河南一名3岁男童被狗咬死的新闻,唏嘘不已。

事情发生在4月21日。

男孩芒果(化名)在家附近的公路旁玩耍时,被突然跑出来的一只恶狗攻击、咬成重伤。

据媒体所说:

“芒果的腿部、脖子、眼睛周围都被咬掉一块肉;耳朵后面和脖子上有几个大牙印,身上有多处破皮的地方…”

这可急坏了芒果的父母,连忙带着他到医院注射了“狂犬病疫苗”。

然而,当地只是一个小村镇,医院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

在医生的建议下,芒果一家人连夜赶到市区。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犬伤处理预防的门诊,给芒果清洗伤口并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处理完后已是凌晨。

家人还不放心,又带着芒果来到市中心医院。

医生给芒果注射了“破伤风”疫苗,并对伤口进行了“清创”处理。

在医院治疗了足足9天,芒果的病情总算是稳定了下来,于5月1日办理了出院。

本以为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没想到,从5月7日起,芒果的情况开始恶化,接连出现了发热、恐风、狂躁、吞咽障碍等症状。

这些都是典型的狂犬病症状。

对此,医生判断90%的概率是狂犬病,建议转到武汉或郑州的大医院进行治疗。

5月9日凌晨3时许,搭载着芒果的急救车开往了郑州市。

不幸的是,急救车还没开到医院,芒果的心跳就停止了。

经过三个小时奋力抢救,芒果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此时的芒果,还没来得及注射第五针狂犬病疫苗。

十多天的救治与奔波,父母为此承受着无妄之灾带来的一切,结局何其令人惋惜。

留给芒果家人的,也只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尽哀恸…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也没救过来呢?

据某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透露,这是他工作25年来,当地首例“狂犬病免疫失败”事件。

对此,相关部门已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众所周知,狂犬病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

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惊人的100%!

通常来说,狂犬病的发病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为前驱期,主要表现类似于普通感冒、发烧,持续时间为2-4天;

第二期为兴奋期,主要表现为恐水、怕风、肌肉痉挛、抽搐,持续时间为1-3天;

第三期为麻痹期,患者可迅速进入昏迷,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弛缓性瘫痪等表现,持续时间为6-18个小时。

一旦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治疗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因此,预防才是关键,也就是“狂犬病疫苗”。

常规情况下,狂犬病病毒潜伏期为2-3个月,接种疫苗需7-10天产生抗体。

然而,新闻中对芒果伤情的描述为:

“脸上、脖子、腿部多处被咬伤。”

对于此病,面部被咬伤是大忌!

若是面部受伤,狂犬病病毒入侵到神经中枢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最快可减少至5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患者立即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免疫球蛋白),以及接种狂犬病疫苗。

按照媒体的说法,芒果的父母已经给他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同时也接种了疫苗,为什么还是病发了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

比如,患者年纪较小、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

被咬伤、暴露太严重;

再就是伤口处置、接种免疫球蛋白的时间不够及时,疫苗也没来得及起作用…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起事故的责任如何划分?

伤人的恶犬,又该如何处理?

据芒果的母亲(樊女士)说,咬伤她儿子的恶犬是一只“哈士奇”。

4月23日,有村民看到那只狗再次咬人时,已经被打死了。

但后来又有传言称,那条狗其实还活着。

早在芒果被咬当天,樊女士就已经报jing了,但至今还没找到狗主人。

5月15日,樊女士在网上发文表示:

“我希望能尽快找到狗主人,为孩子讨回公道!”

后续,有记者联系到了当地一名相关负责人。

对方表示,暂时不清楚伤人的恶犬究竟来自哪里,有可能是“流浪狗”。

此外,该负责人还说:

“jing方目前仍在努力排查狗主人,我们也会积极帮助受害者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此事很快便席卷热搜,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有网友在互相讨论,“被狗咬伤后应该怎么办?”

也有网友直言,这起案件是狗主人的责任,就算是弃养了,也要对狗主人追责、判刑。

还有理性的网友表示,我们需要规范化饲养宠物,并加强对宠物的管理措施。

对于流浪宠物也要集中整治、收容,甚至是“扑杀”!

绝对不能让人们喜欢动物的“爱心”,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流浪宠物伤人、甚至咬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即便是家养的宠物狗,“遛狗牵绳”的规则至今也仍未完全普及。

甚至,还有很多人无视规定、擅自饲养大型犬,惹得天怒人怨。

就拿前两年发生在安徽的一起案例来说——

一位68岁的老妇人,被邻居家饲养的大型猎犬(高80公分,重130斤)活活咬死,现场一片狼藉。

事发时,狗主人还在屋里睡觉,对此浑然不知。

当狗主人出门后,看到被咬死的老人倒在地上,满院子都是血,吓得昏厥过去。

只见老人的脖子上,全是被猎犬咬出来的洞,送医后不治身亡。

家属找到狗主人讨要说法。

然而,狗主人一家却态度极其冷淡。

甚至,狗主人的女儿还辩解称:

“狗已经死了,自己上吊勒死的”…

如此离谱的借口,自然没有人相信。

而且根据相关规定,即便这条狗真是上吊而死,狗主人也免不了责任。

后续,双方就此事协商解决,狗主人赔偿死者家属共计26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悲惨的案例,无不暴露出当下S会“文明养宠”的缺失之痛。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杜绝宠物伤人的悲剧发生?

众所周知,流浪宠物的主要来源是“原主人弃养、走失、自主繁殖”三大因素。

再加上管理不到位、繁殖过快,导致流浪宠物成为不小的隐患。

综上所述,只有从源头上减少“流浪宠物”的产生,并加强对“流浪宠物”的常态化治理,才能避免宠物伤人事件。

其实,对于“流浪宠物”的治理,一直都是现实中的难点与痛点。

毕竟,宠物收容所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

由于资金短缺,收容所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来饲养流浪宠物,只能是短暂的收留——

如果超过14天没人领养,或是有重大疾病的流浪宠物,收容所就会考虑将它们“安乐S”。

不要觉得这很残忍。

对比起那些只会嘴上喊“狗是人类的朋友”,但钱、力都不出的“爱狗人士”,收容所已经付出了很多了。

依法养宠、文明养宠。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S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