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竟日焚香坐,无心与是非。

——明·何绛《净土禅林访雪嵩大师》

日复一日,炉中轻烟袅袅升起,周身环绕,外界的纷纷扰扰仿佛被一扇无形的门隔绝在外。这份超脱,教会我们如何在喧嚣中寻一隅宁静,不为世事所累。

02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明·唐寅《莫愁诗》

人生苦短,在我们相聚的时刻,不妨畅饮几杯,因为在这绿水青山间,就连大自然似乎都在以它的秀美嘲笑我们的忧虑,告诉我们与友共醉,愁绪自消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四六》

像那无拘无束的云朵,自由飘荡于蓝天,生活最纯粹的乐趣,莫过于无为而治,心无所系,好好享受当下的小自在,做一个宽心人。

04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唐·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家,不仅仅是个地理位置,更是心灵的港湾。无论身在何方,只要心中有爱,有平静,处处皆可为家,人的归属感源于内心深处的随遇而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宋·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独处于这幽静的小室,只闻香火细语,尘世的浮华仿佛被洗净,只留下一个清晰的自我。让自己安静下来,才能真真切切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06

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

——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其一》

生命既像那醇厚的一杯酒,需细细品味;又似昏暗中的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一生中,珍惜每一次体验,暗也好,亮也好,勇敢向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7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宋·韩驹韩驹《夜泊宁陵》

当困惑迷惘之时,抬眼望向那无边的天际,碧水蓝天浑然一体,广阔天地间,总有属于你我一席之地。

08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

——唐·王维《饭覆釜山僧》

一旦领略到静谧带来的愉悦,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充裕,每一天都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满足。一个人无欲无求,安于宁静,归于平淡是心灵的奢侈品,值得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9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必刻意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觉醒,就像春天里的嫩芽,悄然在心底绽放。真正的幸福往往在最简单的时刻悄然而至,由内心生发出来的愉快,最为满足。

10

自惭无物堪酬对,只把禅心伴月明。

——宋·释云岫《夏夜》

自认无物可献,便让心中的那份禅意,如同皎洁的月光,陪伴每一个孤独的夜晚。内心的光明是驱散黑暗最好的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禅堂》

山间,野花不经意地落下,轻轻敲响了隐者的心门,这面居住着一位抛却机巧、与世无争的隐者,令人也想飘然出世。

12

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

——宋·黄庭坚《听崇德君鼓琴》

在那深邃的禅心之中,幽谷间的轻风仿佛也在低语,两者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和谐,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相互成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唐·刘商《酬问师》

如同琉璃般透明的虚空,诗与禅在此交汇,超越了言语的界限,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感悟生命的无限可能。

14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魏晋·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在生活的洪流中,学会不强求,不畏惧,像一叶扁舟随波而行,这是对生活的一种从容态度,也是对生命深刻理解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唐·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

那清脆的鸟鸣声,穿透密林,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山林,也悄然解开人们心中的枷锁,大自然的每一个声音,都是心灵解压的良药。

16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疏磬发禅心。

——唐·温庭筠《宿云际寺》

夜晚,高高的楼阁中,一缕清新的香气缓缓弥漫,此刻,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悠传来,每一次响动都似乎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禅的种子,让人在静谧中渐渐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唐·李嘉祐《题道虔上人竹房》

月光倾泻,竹林斑驳,诗人的情怀与禅者的悟性,在这片竹影婆娑中悄然交织。旁边溪水潺潺,带着诗与禅的意境,不紧不慢地流向人间,淡泊名利,随遇而安,人也就少了很多烦恼。

18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唐·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当心灵深处理解了“无我”的真谛,再去看世间万物,那些曾经困扰的形态与束缚,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心胸豁然开朗,可以令要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

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

——唐·杜荀鹤《题道林寺》

僧人的生活,简单而又深远,每日与山川河流为伴,无事一身轻。在这样的日子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每一刻都充满禅意,悠然自得,让人羡慕不已。

20

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

——唐·贯休《山居诗》

世人大多望着流逝的河水,感叹岁月无情,却少有人能领悟到生命如同空中之花,美丽而短暂,终将消散。这份独醒,既是孤独,也是一种深刻的洞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

有客老柴荆,终辞世上名。

因贫诸事省,无位一身轻。

水月通禅意,山云寄野情。

草衣兼木食,亦足了余生。

——宋·释文珦《有客》

在那简陋的茅舍中,有位老人选择与世无争,贫穷让他学会了简约,没有地位的负担,使得心灵变得异常轻松。他从自然中汲取禅意,于山云间寄托情怀,以最质朴的方式,享受着生命的每一刻。

22

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

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

我尝听师禅一观,浪溢鳌头蟾魄满。

——唐·张瀛《赠琴棋僧歌》

坐在月下,听着师父的法语,如同观赏水中之月,既不染尘埃,也不为尘埃所染。当心灵随着浪涌达到高峰,满月的光辉洒满心田,那一刻,对空性的理解仿佛更加透彻。

23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宋·赵彦端《翠微山居八首》

不是强制自己不去想,而是心中本就波澜不惊,无事可扰。这样的心态,如同湖面无风,自然平静,展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

每逢到处花开谢,转觉人生万事非。

——宋·苏泂《有感》

每一次花开与花落,都像是对人生起落的见证。看着这一切,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对世事的无常,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

25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唐·李商隐《北青萝》

即使知道自己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也要学会超越个人的爱与恨,用更宽广的胸怀去拥抱这个世界,理解并接纳它的所有。

26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静静欣赏那一池盛开的莲花,不沾尘埃,如此纯洁。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一种心灵的启示,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即便身处泥泞,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高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窠《无题》

来时无迹,去时无踪,生命如同一场梦,短暂且虚幻。明白了这一点,便能以一种更加淡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不执著,不强求。

28

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

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

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

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

——唐·王梵志《回波乐》

生与死,似乎并不完全由我们掌控,明白了这一点,便不再对外界苦苦追求,而是学会随缘而安,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活出自我的真实与洒脱。

29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宋·释德韶《偈》

登上那通玄的峰顶,才明白真正的佛法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环顾四周,无论是巍峨的山峰,还是脚下的小径,都蕴含着生命的智慧,每一处都是修行的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唐·怀海《沩山牛》

春风轻拂,绿杨垂岸,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随意躺下,仿佛整个身心都融入了自然之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悠然入梦。

31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

——唐·居遁《偈颂并序》

以草为衣,木为食,生活简单到了极致,却在这样朴素中找到了心灵的富足。如同夜空中的明月,不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总是明亮如初,照耀着自己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2

本来成现事,何必更思量。

——宋·释本如《无题》

一切存在都有其道理,无需过多言语去解释,只需静下心来,慢慢感受。生活的美好,宇宙的奥秘,都藏在细微的细节之中,需要慢慢去领悟。

33

大道纵横,触事现成。

云开日出,水绿山青。

——宋·释文准《偈》

大道至简,不言而喻,就像云朵散去,月光照耀,水面泛起涟漪,山峦披上绿装。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对道的最好诠释,只需我们用心去体会,便能感受到那份简单而纯粹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