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常关注腾讯公益、蚂蚁森林等平台的网友,应该对“一亿棵梭梭”这个项目并不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由阿拉善SEE发起,多方参与,持续近10年的公益大项目,得到了很多爱心网友的捐助。

不过,经常有人会问“这些种下去的梭梭有没有成活?成活的情况怎么样?”甚至我还听到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他们到底有没有种树呀?”

作为一名公益真探,这次就来深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一探究竟。

我随手拍了一些图片,大家看看怎样?你们“种”下的梭梭是不是长势非常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从2022年开始,我就走访了多片以梭梭为主体的沙生植物林,就我的走访情况来看,完全可以相信SEE基金会以及支持SEE基金会的腾讯、阿里、新浪等合作伙伴。

PS:其实,对于这种大型机构来说,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这两年又兴起了“云监工”的远程监督模式,想要摸鱼、敷衍了事,几乎没有可能。

截至去年,SEE基金会已经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联合多方伙伴种下了8000多万棵以梭梭树为主体的荒漠化植被,完成了KPI的80%。

2

8000多万棵以梭梭为主体的沙生植物!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绩。我在想,只有互联网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才能把成千上万的网友汇聚起来,其他任何一种媒介形式都做不到这一点。

透过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几亿人的善心相互激发、“传染”,唤醒了半数国人的低碳意识,这是互联网时代才可能造就的丰功伟业。

SEE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年来,他们通过蚂蚁森林、腾讯公益、公益宝贝等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触达了6亿人次,无数网友远程实现了为祖国大西北添绿的梦想。

到了今天,一亿棵梭梭合作的互联网公募平台有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字节跳动公益、新浪微公益、哔哩哔哩公益等,基本上囊括了主流互联网平台。

这些互联网平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捐赠渠道,更重要的是,它们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每一个人都能轻松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无论是捐赠一棵树、还是参与线上环保活动,网友们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参与方式和成就感。这种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模式,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重视环境保护。

3

事实上,“一亿棵梭梭”只是SEE基金会无数个社会项目的其中之一。

这次出来参加SEE基金会的活动,有幸在现场聆听了项目总监孙静的分享。孙静是SEE基金会的老人,负责基金会荒漠化防治的整体业务,向我们深入解析了阿拉善SEE的治理理念、实践成果及其未来的发展规划。

我总结了几条分享干货,想分享给大家。

① 锁边沙漠和植被恢复:科学与创新的生态防线

孙静首先阐述了SEE基金会的生态恢复策略。她强调,SEE基金会不会在沙漠腹地种树,而是采取“锁边沙漠”这一策略,重点是在沙漠的外围或是一些关键生态区域构筑一道生态屏障,有效遏制沙漠的进一步扩张。同时,通过多种方案,开展植被恢复工作。

对于一些相对容易的造林区域,SEE基金会鼓励当地农牧民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提升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还能帮助他们获得实际的经济收益。而对于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区域,则由基金会直接组织实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② 科学管理:技术支撑下的精准治理

科学的管理和监测评估是SEE基金会项目成功的关键。与中国林科院的紧密合作,引入了先进的科研力量,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项目团队不仅实施了严格的内部监控,还引入第三方进行外部评估,确保每一项措施都基于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科学判断。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建立了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系统,允许捐款者和企业实时跟踪项目进展,这种开放性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信任与参与热情。

③ 绿色奇迹:8000万棵沙生植物的生态丰碑

在过去十年间,SEE基金会在沙漠边缘和生态脆弱区域种植了超过8000万棵梭梭树,绿化面积近172万亩。这些树木犹如绿色长城,屹立于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边缘,有效缓解了荒漠化进程。孙静特别提及苏海图嘎查的植被恢复项目,作为成功案例,其显著成效彰显了SEE基金会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④ 公众参与:互联网的力量

SEE基金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生态建设,更在于它成功动员了广泛的公众参与。依托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高效传播,约6亿人次通过各种平台和活动加入到这场绿色运动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⑤ 产业升级:经济价值

SEE基金会联动各方,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如肉苁蓉的种植与深加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肉苁蓉又名苁蓉、大芸,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拥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⑥ 展望未来:绿色版图的持续扩张

谈及未来,孙静的目光坚定而远大。SEE基金会计划将过去十年积累的经验和模式,扩展到中国四大沙漠和八大沙地的重点区域,开启治理荒漠化的新篇章。这一战略扩张,,也是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响应,预示着一场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生态修复运动即将拉开序幕。

4

俗话说,观察和实践总要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理解这个世界背后运行的逻辑。

这次我踏上阿拉善的土地,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保工作的好奇。在SEE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悉心引领下,我亲手尝试着制作防风固沙的草方格。这项实践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艰辛。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我几乎已经筋疲力尽,整个人仿佛要累趴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之际,几位身着朴素工作服、手持工具的种树农民走了过来。他们身手敏捷,动作干净、利索,在沙地上迅速而有序地完成每一个种植步骤。看着他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一丝不苟地重复着刨坑、种苗、浇水等繁琐的工作,我内心深处的敬意油然而生。

这些农民的工作场景,我曾在之前的文字中细致描绘过:在那连绵起伏的沙土地里,他们头戴防晒帽或裹着防晒丝巾,面对烈日的无情炙烤,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一个草方格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坚韧铸就的绿色堡垒,每一株梭梭或花棒苗都是他们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在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些种树的农民每天的劳务收入并不高,大约只有200元左右。这个数字让我深感震惊,同时也让我更加钦佩他们的奉献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他们选择了留在条件艰苦的大西部,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绿色。

炎炎烈日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更加伟岸。这些扎根在大西部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汗水和努力,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他们是最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的人,他们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5

在探讨了SEE基金会的阶段性成就、公众参与的力量、以及种树农民的辛勤付出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长远的问题:这样的公益行动如何能够持续发展,并带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或许隐藏在“可持续性”这一关键词之中。SEE基金会不仅关注眼前的成绩,更致力于构建一套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经济模型,确保治沙造林工作能够长期稳定进行。

首先,生态与经济并重。项目中提到的肉苁蓉种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特色产业,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当地居民创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这种模式鼓励了更多人参与生态保护,因为它展现了生态建设不仅仅是投入,更有直接的经济回报。

另外,科技与教育的融合。SEE基金会强调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这不仅是对当前项目实施的支撑,更是对未来可持续性的投资。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和树木的存活率。在这次活动上,我认识了治沙专家张景波博士,张博士给我分享了科技治沙的相关信息。PS:这里补充一个信息。上周,我在《再访武威沙漠腹地:从人工治沙到科技治沙》一文中,讨论过科技治沙的相关话题,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搜索。

同时,SEE还采用自然教育的方式,带领大家认识荒漠生态系统,以及SEE所开展的防治工作。以我们这次这场探访为例,其实也是自然教育的一种典型方式。我还看到有家长带领小朋友来参与活动,接触大自然,在行走和实践中获得生态恢复的相关知识。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加深,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SEE基金会项目与国家政策导向保持一致,利用好政策红利,同时探索市场机制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比如通过碳汇交易等市场手段,为生态项目引入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写在最后:SO,SEE基金会的“一亿棵梭梭”项目不仅是一项绿化工程,更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也有人说,SEE基金会正在做“一个乌托邦试验”,它测试了在应对环境挑战时,如何通过创新的模式和广泛的参与,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