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邮轮又被称为“海上度假村”“移动的五星级酒店”,深受广大中外游客喜爱。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15日发布公告称,自即日起乘坐邮轮来华的外国旅游团可免签入境。对此,5月16日出版的《大公报》刊发题为《内地免签扩容有利香港旅游业》社评指出,内地免签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容,不仅为外国人来华旅游、经商、学习、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更释放出中国继续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0日,“维多利亚女王”号邮轮停泊于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吸引市民及旅客拍照留念。(图片来自中新社)

社评说,对香港来说这也是重大利好,香港需要抓住机遇,完善配套,强化引领,提升香港旅游竞争力,迎接八方来客,巩固香港作为邮轮母港的地位,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社评指出,内地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去年7月,中国恢复对新加坡、文莱持普通护照赴华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人员15天免签政策。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中国先后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和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证政策。今年3月1日,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有关政策出现积极效应,截至上个月底,免签入境外国游客约200万人次,同比增加两倍以上。

社评认为,这次内地推出外国旅游团乘邮轮免签入境政策,意义重大,意味着邮轮上的所有外国人——不论该国是否与中国签订了免签协议——都得到了免签入境的机会。而免签入境的口岸,遍及内地所有沿海城市。乘坐邮轮前往内地旅游观光的外国人越来越多,香港社会已感受到这一新政策的丰富信息量,因为国际邮轮旅客到内地旅游,很有可能将香港列为其中一个停靠站,有助香港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社评观察,香港旅游业正在快速复苏。今年1月至4月,访港游客达146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倍增。单是4月份,访港游客340万人次,同比增加两成。其中,内地游客占八成以上,外国游客数字虽然也在上升,但整体上比例偏低,这不符合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国际旅游枢纽的定位。香港在继续吸引内地客的同时,更要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游客,这可以说是香港社会的共识。

社评指出,内地推出邮轮客入境免签政策,香港正好借此东风,顺势而为。香港应与内地有关城市、尤其是大湾区城市合作,推出涵盖香港的旅游路线。如此一来,国际游客可以一次过欣赏“一国两制”下的不同城市风光,凸显香港的特色,这会增加国际客对中国的兴趣,对香港与内地城市则是“双赢”方案。

统计数据显示,越来越多邮轮公司以香港作为母港或重要停靠站,疫情期间一度迁往新加坡的邮轮公司也在香港复常后迁回香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国际邮轮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14亿多人口的中国旅游大市场,看重“一国两制”下香港“内通外联”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事实证明,香港加快共建大湾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各方面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当然,国际游客特别是邮轮客增加,对香港的接待能力也是一个挑战。香港邮轮码头发展多年,过去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配套方面仍然不足。交通方面,进入市区目前只有巴士和的士,且数量和班次都有所不足,快速疏散能力有待提高,说好了的捷运系统至今仍然是纸上谈兵;消闲方面更是不堪提,建筑群内吉铺处处,严重浪费资源;更何况当区仍在大搞建设,沙尘滚滚,实在是有碍观瞻。

社评最后说,邮轮客入境,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特区政府和有关方面对旅游业、邮轮业发展要有明确规划。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上周末举行集思会,就香港经济的策略性部署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聚焦于创新、创造,各界希望尽快在推出高质量旅游方面推出清晰蓝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