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得益于今年雨水充沛,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全国范围内小麦生长态势喜人。专家预测,2024年小麦产量有望超越去年,有望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迎来丰收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贱伤农别再忽悠了行不行?小麦收割季节到来,农民们却高兴不起来:收割劳务费又涨了,哪里来钱请人割麦子?

一位网友亲自验证一瓶麦子到底能不能买一瓶水,结果大跌眼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用水瓶装了满满一瓶麦子,重量344克,按市场最高价1.3一斤算是0.9元。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矿泉水一瓶1.3元。

如此比较,辛苦半年种的麦子,商品价值真的不如一瓶水,谷贱伤农确凿,农民还有种粮积极性吗?粮荒将至,指日可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幕到底打了谁的脸?这届农民不好忽悠了,至少4类忽悠专业户都沉默了:

1、让农民种小麦的专家沉默了。

2、禁止农民燃烧秸秆的专家也沉默了。

3、禁止农民将青小麦做成饲料的专家们也沉默了。

4、高价卖农药,卖化肥,卖种子的“黑心”商人们也沉默了。

半个月前,专家们还高高在上,对农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一亩2000元的青贮不能卖,做饲料的转化价值不如卖麦子,生物量也不比玉米高,除非因雨水多,小麦种植晚,种植不当等导致产量预估极低,否则做青储饲料不合适,也不划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谁有理,谁没理,都不那么重要了,事实一目了然。

客观情况下,农民种小麦的经济效益一亩地只有1200元,而按青储饲料卖有2000元。有800元的盈利,还省下半个月的人工,还省下请人或机械收割的费用。阻止农民卖小麦青苗,是不是忽悠?

把青小麦割掉一茬,这部分的农民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还能够将在原有的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对这些土地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再次种植上一些玉米、花生、土豆等经济作物,就起到了“1+1大于2”的效果。

这样的账,农民不会算?那些让农民辛辛苦苦种小麦的专家们能不沉默吗?

农民如果把青小麦直接割掉了,意味着后面的土地里就再也长不出来小麦,也就没有堆在田里的秸秆,农民们不需要再多此一举焚烧秸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处理秸秆又被另一伙专家破口大骂,说是大气污染了,农管上门抓人,拘留、罚款。

城市工业污染,专家们半个字没敢说,农民祖祖辈辈几千年来的“秸秆还田”,因专家一句话就变成违法、犯罪了?

整个地球的环境保护问题,都落在中国8亿老农肩上来承担?

农民是这个社会上面最底层、最弱势、最没有存在感的群体,是他们一年无休劳作,解决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让14亿人口吃饱,吃饱了肚子的人却不干人事了,整天算计、忽悠农民。

到底是谁离不开谁?请摸着良心说话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上允许、种子、化肥、农药涨价,就不允许粮食涨价,农民们也有选择不用的权利,只卖青苗,不卖麦子。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是一对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社会的现实如此不公平,就难怪农民要彻底摊牌了。

这个证明了什么?又能证明什么?

这个世道并不太平,如果战争来了,国库里的粮食还有多少?一瓶麦子买不到一瓶水,农民哪还有心思去想什么粮食储备?

今年4月,河北一座国家粮库储存的一万吨玉米被盗一空!竟然是由一名跟驻库员粮商勾结,偷卖了战备粮食。

去年,国家严查各地粮仓储粮问题,不少地方的粮仓却接二连三失火,最终也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都不愿意战争到来,谁都希望把自己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但是,现实是这样的吗?现实是一声声丰收的口号喊得山响,现实是农民种的粮食价格被按得死死的。辛勤劳作换不来公平公道的生活条件,又有谁替农民发声呼吁?

如果没有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整个社会会稳定吗?真到了人人都愁着没米下锅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秩序还能正常吗?

事实上,整个社会真的不正常了:

农民出去城里务工,留守孩子兜里只有一块钱,食堂中餐最便宜的要两块钱,孩子躲在楼梯间打电话向父亲哭诉。我们却大张旗鼓发起为14国儿童提供免费早餐的行动,声称要让地球上的贫困儿童一个也不饿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贱伤农,农民180元的新农合都买不起,到了70岁还要扛水泥卸一车的货养活自己。我们却向频频在南海搅事的菲律宾赠送数万吨的大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种粮的灌溉水源都被承包了,浇一亩地要交600元,路边卖几把自己种的芹菜被罚10万,养鸡养猪要被没收罚款。我们却花数以百亿的钱给巴铁、非洲援建铁路、桥梁、水库等基础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的孩子上不起大学,我们却接纳全世界的留学生,给他们每年提供数十万的奖学金和生活补贴。

这样的对比数不胜数,每一组对比,都是泪呀——这个社会,能说正常吗?

专家和公知不知道自身什么时候会饿到肚皮贴着脊梁,却有一颗慈母心,体察的是天下的大问题,谁考虑过农民的生存问题?真的应了一句话:都是因为农民把他们喂得太饱了。

归根结底:“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资讯时代的到来,像这篇文章一样的理性对比会被农民读到,让他们存在的价值被自己发现。事实也将证明,忽悠农民,将会越来越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