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秦岭砺剑·2024”陕西省暨西安市空地一体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鄠邑区涝渭湿地公园举办。本次演练由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应急管理厅主办,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承办,鄠邑区人民政府、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协办。演练共设置14个科目,共有80余支应急救援队伍、1500余名救援人员、2200余台套专业设备、500余辆应急救援车辆参加了本次演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演练,结合西安市自然灾害实际,紧贴事故灾难特点,是近年来陕西省空地协同规模最大、展示科目最全、最贴近实战的一场综合应急演练,既是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也是推动“抢大险、救大灾”的应急准备。演练磨合了“空地一体全方位协同”的联动机制,检验了先进救援装备使用效能,优化了通信、电力、物资后勤等保障模式,为西安市开展多灾种救援积累丰富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灾种应对 综合检验应急救援队伍实力

此次演练实战化模拟汛期洪灾、高层建筑火灾、森林火灾等多灾种场景,设置了预警响应、人员疏散转移、现场指挥机构搭建、灾情勘察、空地一体应急通信构建、救援物资保障、水域救援、水下搜寻、空中转运、空地联合搜寻处置、应急生命通道打通、空地协同决口封堵、空地联合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森林火灾救援等实战化演练科目,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国家专业救援队伍、市级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以及基层救援队伍等救援力量联合参演,直升机、动力舟桥、通信指挥车、无人机、无人船、大型工程机械等装备悉数参战,全方位检验和展现了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实力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措施保障 快速实现救援指挥信息畅通

应急指挥通信是本次演练的重要内容,依托应急指挥方舱、应急指挥车等快速搭建现场指挥部与后方指挥部应急指挥中心通信联络;利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移动公网基站深入灾害现场搭建前方应急指挥网络,快速实现救援前后方通信联通;在高山、林地、深沟等无信号区域,通过多模通信终端等单兵组网传输设备,为单兵、战术班组实现定位、信息传递、中继传输等通信功能,有效实现单兵、现场、前方、后方点对点实时通信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景化模拟 突出极端条件下抢险救援

在断路断网断电条件下,空中救援力量发挥了重要的突击作用。航测无人机“边飞、边传、边建”,对灾害现场进行侦查,实时回传画面,及时绘制三维模型地图,为科学高效救援提供第一手信息;直升机搭载救援队员深入受灾区域一线,快速转移受困人员;在车辆无法行进时,航空应急救援队出动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及时准确投送救援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装备应用 全面展现应急科技赋能成果

本次演练特别注重新技术、新装备的实际应用。应急指挥方舱、穿越无人机、载人无人机、多模通信终端、机械化架桥机、动力舟桥、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抢险智控砂石打包机等新型装备,在打通应急生命通道、空地协同决口封堵、构建空地一体应急通信、检验直升机五级联动平台、绘制灾害现场一张图等课目科目演练中大显身手,进一步推动了应急救援工作向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更智能的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西安市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指挥协调和应急动员机制,加强“高精尖”科技装备在防灾减灾救灾各领域全面应用,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突发事件救援处置的能力。

本报记者 周生来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