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缩影: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jiǎng)。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天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赵匡美大8岁。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祖驾崩,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23年(976-997),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 武将之家出主角

经过多年的闯荡,赵匡胤在后周功业显赫,地位日高。比他小12岁的匡义只是一个供奉官都知,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匡义出身武将之家,父兄均为大将,所以他也从小学习弓马,并参加过一些战阵之事。据后来太宗自己回忆说,他16岁那年,曾跟随父亲赵弘殷南征,屯驻于扬、泰等跟随他多次与敌将交锋,敌将往往被他射落于马下。赵匡胤当时驻兵在六合,听说他的弟弟这么能干,非常高兴。匡义18岁的时候,跟随周世宗和赵匡胤,攻打下瓦桥关和瀛州、莫州。其后,当时22岁的赵匡义为其兄代周自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事人胞弟的赵匡义最适于出面,沟通内外,结交军士,抚定众心。匡义与赵普部署诸将领,列队包围匡胤寝所,“逼”他黄袍加身。由于赵匡义充当了前台主角,才使得蓄谋夺位的赵匡胤可以扮演一个较为超脱的角色。

因此,赵匡胤一当上皇帝,即任命匡义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建隆元年(960)五月,太祖亲征泽、潞,讨伐李筠,即让匡义临时担任大内都点检,留守汴京。八月,匡义领泰宁军节度使之职。十月,太祖南征据扬州反抗的李重进,匡义为大内都部署,仍留守京师。建隆二年(961)七月,太祖任命匡义为开封尹,同平章事。这时,为了避讳,匡义改名为光义,匡美也改名为光美。

杜太后对次子光义格外疼爱,但是要求也比较严格。光义每次外出,太后总是要他与赵普在一起,并且规定归来的时间,光义从来不敢违背母命。杜太后要光义多与赵普接触,一是为了让光义向赵普学习处事之道,二是因为赵普是太祖甚为倚重的国家重臣,结交他可以巩固和提高光义的地位。这些也是杜太后的深远用心。

担任开封府尹,对于赵光义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作为国家首都的行政最高长官,开封府尹对国家军政要务起着上承下达的作用。从建隆元年(960)到太平兴国元(976),光义当了16年的开封府尹。锻炼了实际处理政务的才能。他利用开封府尹的地位,在开封府中广延豪俊,聚集一批幕僚、军校。通过广置党羽,内外交通,光义在开封府势力大盛,威望日高,羽翼渐丰,为他日后争夺帝位及治国安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赵匡胤为人较为厚道,他对光义兄弟情义甚重。有一次光义生病,匡胤身为皇帝,仍亲手为他灼艾。光义失声叫痛,匡胤大概是要为其弟分担病痛,也取艾自灸。遇有军国大事,也多与之商议。不过,作为政治家,二人并非亲密无间。他们的矛盾通过一件事即可看出光义在开封府时,有个青州人到京城来,带来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子,光义见她秀美出众,想买下,那青州人不答应。光义手下有个叫安习的,自告奋勇办成此事,他用手段将青州女子偷偷地买进开封府。后来太祖知道了这事,下令追捕安习,安习只好藏于晋王宫中,直到光义做了皇帝,他才出来。太祖严捕安习,分明是对光义的一种警告。

  • “烛光斧影”施政权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于是光义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不管杜太后遗诏是否真有其事,赵光义以皇弟身份继承皇位在正统的封建世袭制中并非名正言顺。而且在太祖平定诸侯国的统一战争中,他没有任何建树。他感到要想巩固帝位,帖服人心,必须树立自己的威望。太宗即位后,陈洪进亲自到开封朝贡。太宗封陈洪进为检校太师。钱俶于是决意上表,献出所管13州1军,共68县,556008户,兵士115000余人,削去吴越国号。太宗封钱俶为淮海国王。吴越旧地反对纳士的官吏,受到太宗的坚决镇压。至此,宋朝安全统一了南方各地,太宗于是把主要兵力转向北方的北汉和辽朝。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亡,至此,所谓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全部结束。太宗乘灭北汉余威,想一举荡平契丹,但战争进展互有胜负,呈现胶着。

太宗晚年,守内虚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形成。因此,对辽由攻到守,准备和解。而辽朝的萧太后对宋朝多次北伐却耿耿于怀,向宋摆开了进攻的阵势进行威胁,并帮助李继迁继续削弱宋朝的力量。宋太宗为了防守,命宋军在河北沿边的平原上,疏浚、开拓边地河道,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西北,东至泥沽海口,利用河渠塘泊,筑堤储水,深十余尺,作为屏障,曲曲弯弯,东西九百里。沿塘设置28寨,125军铺,士兵3000余人,部署兵船百余艘,往来巡警,以防辽国骑兵的奔突。对于辽军的入侵,“但令坚壁清野,不许出兵,继不得已出兵,只许披城布阵,临阵不许相杀”,结果束缚了军队将士的手脚。守边将领们只好得过且过,“始受命则惟以攻坚陷阵为壮图,及遇敌则惟以闭垒塞门为上计”。真正能对辽军作战的将领屈指可数,从此,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了。

宋太宗是自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坐天下的皇帝。他即位之初也重武,是因为当时形势需要他继承太祖的统一大业,既而武运不昌,所以转而重文。太宗在多次伐辽失败后,失去了往日的锐气,文治方面,他的确有很多独到之处。他开创、修补、完善了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使之在自己在位期间基本成为定制,对防止王朝像五代各朝一样短命夭折,奠定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各方面制度的基础。两宋之人多言“祖宗之法”,这“祖宗之法”即是指宋太祖、宋太宗而言,其中太祖法度主要在于军事、政治方面,而太宗除了对太祖法度作了进一步完善外,又着重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法度规范。

科举制度虽始于隋唐,但真正完善是在北宋。到宋初,门阀制度不复存在,科举向文人知识分子广泛开放,“家不尚谱谍,身不重乡贯”,只要文章、诗赋合格,都可录取。宋太宗扩大了取士的规模,每次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数额远远超过唐代及宋太祖时。太宗还促进科举取进士日趋严密、完整。宋太祖开宝六年(973)以后,殿试成为定制。太宗进一步规定,殿试后在殿前“唱名”,由皇帝分别赐与“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功名。太宗时实行考卷糊名弥封法,有效地防止了考官利用试卷作弊。宋太宗还严格科举考试,亲自复试。

太宗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五代以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为三馆,在石长庆门东北,仅有小屋数十间,而且“湫隘卑庳,仅庇风雨,周庐徽道,出于其旁,卫士驺卒,嘈杂其旁”,条件很差,三馆每逢受诏撰述,都要移到其他地方。太祖时期,也没有什么变化。太宗即位的第二年,亲到三馆视察,看到这种寒酸状况,对左右侍从慨叹道:“这哪里能够雪天下图书,待天下贤俊?”当即下令另选左升龙门东北车府地为三馆新址,命中使督促工匠,昼夜兼作。三馆的栋宇殿阁,都是太宗亲自规划的,其精美壮观,可与皇宫的建筑媲美。一年后工程竣工,定名为崇文院。到太宗晚年,崇文院及秘阁的藏书已十分丰富。太宗颇为自负地对大臣们说:“朕即位之后,多方收拾,抄写购求,今方乃数万卷。千古治乱之道,并在其中矣。”

在广泛搜求图书的同时,太宗先后组织一批文人编纂了几部大型类书。太平兴国二年三月,刚刚即位几个月的太宗就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等十多人编纂《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等书。由于年代久远和朝代的更替,宋太宗时期收集的绝大部分图书,今已佚失,但当时编纂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这三大部书,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宝贵资料。

太宗好读书,这是唐五代以来帝王中少有的,这与太宗的父亲赵弘殷有关。赵弘殷和其长子赵匡胤都是介胄武人,然而这个军人家庭却希望日后有个读书知礼之人。赵弘殷当年总兵淮南时,攻破州县先不取财物,总是设法搜求古书,交给匡义,并不断督促他学习。匡义因此精于文业,而且多有艺能。他会作诗,通音律,擅书法,喜对弈。太宗到崇文院读书,常让亲王和宰相们一同翻阅,并亲自解答书中的疑难问题。有时还召降王李煜等前来参观。太宗指着汗牛充栋的图书对南唐后主李煜说:“听说你在江南好读书,这里的简策,有许多是你的旧物。近来还读书吗?”李煜满怀亡国之痛,唯有顿首逊谢而已。淳化三年(992)九月,太宗想让武将见识一下文儒之盛,召马步军都虞侯傅潜、殿前都指挥使戴兴等人到秘阁纵观群书。

宋代的皇帝多注意从历史上汲取统治的经验教训,这可以说是从太宗开始。太平兴国八年(983)十一月,太宗对大臣说:“朕历览前代书籍,发现君臣之际,大抵情通则道合,所以有事皆施政有缺失,应当悉心上言说明,朕决不以居尊自恃,使人不敢说话。"

太宗执政较为勤谨,为了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基础,他亲自挑选人才,通过召见临问以观其才,优秀者提拔重用。他对近臣说:“朕每看见布衣缙绅中有才志受推戴的,就替他的父母高兴。”太宗每天一早就到长春殿受朝,听完百官的政务汇报,就到崇政殿去处理政事。等到中年,还来不及吃饭。

太宗于书法旧有根底,又经名家指点,勤加练习,故有较深的功力造诣,并非单凭地位高而到处题字。有人荐举赵州隆平主簿王著在书法方面颇有家传,太宗乃召为卫尉寺丞、史馆祗候,令他详定韵篇,后又迁为著作郎,充翰林侍书。

太宗自言不喜游猎,确属事实。端拱元年(988)九月,他对侍臣说:“朕每念古人禽荒之戒,自今除有司顺时行礼之外,更不于近甸游猎。”命将五坊中所饲养的鹰犬,全数放生,并下诏令天下不要再来进献。淳化三年(992)十月折御卿进贡花鹰,太宗让人把它放了。

太宗对宗教的态度基本上是宽容的。北宋开国后,为了争取南方各阶层的支持,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因为佛教在吴越、南唐、后蜀等南方割据小国中非常流行。太宗认为佛教“有裨政治”,因而有意提倡,在五台山、峨眉山、天台山等处修建寺庙,并在首都开封设译经院释译佛经。从太祖开宝年间开始在益州雕印大藏经,到太宗时雕版完成,印行了我国第一部佛经总集。宋朝建国时,各地僧徒不过6万多人,太宗时增加到24万人。太宗本人态度是重道教,轻佛教。

太宗执政总的方针是宽松敦厚。但是,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太宗在刑狱方面也亲自处理了一些案件。他下令在禁中设立审刑院。各地上奏案件,先由审刑院交储大理寺,刑部断复,再交审刑院详议裁决。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于皇帝。太平兴国六年(981夏四月,太宗下诏:“诸州大案,长吏不亲自处理往往胥吏旁缘为奸,拖延经年不能结案。自今长吏每五日处理一次案子,查证确实者即可决断。”太宗不想让全国有拖延不决的案子,于是规定办案的三种时限,大案40天,中案30天,小案10天,不需追捕而容易处理的不能超过3天。并规定,囚犯如需讯问,则应当聚集官属一同参与,不能委托胥吏拷掠。淳化四年(993),东京城郊有一农民到官府击登闻鼓,为的是丢失了一只猪。太宗听说,让人赐给那农民钱一千,偿还其猪钱。太宗对宰相说:“如果像这样的小事也费力气去断案,未免太可笑了。但是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 太宗接受唐五代以来宦官专权的教训,对宦官驾驭较严,不许他们干政。宦官王继恩曾作为剑南两川招安使,领兵平定王小波、李顺的起义,中书省建议让王继恩任宣徽使。太宗不许,说:“朕读前代史书,宦官干预政事,乃国之大忌,所以本朝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宣微使就是参政的开端,只能授以别的职衔。”宰相力言王继恩立有大功,非宣徽使不足以赏酬。太宗动怒,深责宰相,让别议官名,最后创了个宣政使的名目,授予王继恩。

太宗任用的几位宰相也比较正直。寇準生性刚直,有一次对太宗奏事,太宗不高兴,站起身要走,寇準拉住皇帝的衣袖,让他再坐下,等到事情议决以后才罢休。太宗感叹地说:“这人才是真宰相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