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工作坊帮助参与者了解更多关于塑料议题、无塑校园的信息,参与者有学生、环保从业者、教师等等,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工作坊让大家相互认识交流,分享跨界经验,并能在社区、学校等推广无塑校园项目,进行环保教育。

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思考从个体出发我们能做什么样的事情,让更多的朋友进入环保保护的工作。工作坊开场,无塑校园项目成都根与芽负责人赵璐向大家介绍了过去几年无塑校园项目行动过程,以及无塑校园工具包内容及后续行动计划。

本篇回顾主要是由“摆脱塑缚”丁奕为大家讲解外卖塑料相关的信息,主要围绕摆脱塑缚近期发布的报告--《外卖塑料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研究》展开。如果你是环保人但做不到完全不点外卖,或许这些事实你需要知道!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无塑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奕(摆脱塑缚)

“摆脱塑缚”主要的聚焦的领域是产生非常多一次性塑料垃圾的快消和零售行业,尤其是快递外卖这个领域,Ta们目标是希望能推动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大家摆脱这种过度依赖一次性塑料的生活习惯带来的环境、健康问题。

1

外卖塑料特征

特征1.我国外卖行业全球领先,我国的外卖行业在过去5年保持强劲增长,外卖市场规模到2021年已经超1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5%。,塑料垃圾的量也在不断增长。

特征2.外卖包装(餐具、外包装等)以塑料为主,占比在百分之80左右,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差不多是每年46-168万吨之间。

外卖塑料包装的影响主要产生在生产阶段和处置阶段。根据研究报告,外卖塑料包装的年碳排放预估是在百万吨级别。在生产阶段主要是石油消耗和碳排放,在处置阶段,由于食物的残余影响其回收率,导致大部分餐盒混同其他垃圾进行焚烧,焚烧带来环境影响和碳排放的问题。我国有一个双碳目标,对于我们要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来说,减少塑料焚烧其实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减碳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美团《外卖行业环保洞察暨青山计划三周年进展报告》

2

塑料政策

其实我国非常重视对外卖包装的政策治理,比如2020年发布的“新限塑令”就把外卖作为塑料污染的一个新兴领域做了部署和规划,除了中央层面之外,很多地方层面也有一些相关的规定。比如成都市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里面就规定了餐饮和相关配送服务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第六十四条还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生活垃圾管理规定的行为,去向有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3

外卖塑料污染的治理策略和难点。

第一个难点:根据美团提供的数据,美团2023年统计其“无需餐具”订单占全部订单量的12%,在外卖总体量中占比很小。

选择“无需餐具”的人往往也会收到餐具,美团的问卷数据显示有40%的人会收到餐具,饿了么的调研结果则显示,无论消费者是否选择“无需餐具”,21%的商户会为每份订单配送一次性餐具。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可以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方面是源头减量的措施,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养成自备餐具的习惯,为摆脱对一次性用品的依赖做好准备。

第二个难点:关于替代材料,我们发现很多商家开始开发符合产品需求的绿色包装,主要是指的是纸质和可降解材质。但可降解并不是丢在地上就可以降解,它是有非常严苛的降解条件的。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餐饮外卖使用了很大比例的现有的可降解塑料的材料,但是96%都进入了填埋和焚烧,进入工业堆肥的几乎为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丁奕的分享内容

第三个难点:回收。回收虽好,但国内消费的塑料制品当中能够有效回收的只有10%左右。我们可以观察到有一些塑料垃圾会被人捡走,证明回收它是有经济价值的。目前有部分城市开始了餐盒回收试点,例如在深圳的一些办公楼里专门设了一个专门的桶回收餐盒。但大部分地方是没有专门对餐具进行分类回收的,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回收——正确投放是需要教育的,餐盒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材质不同、添加剂不同都造成了回收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4

解决路径

联合国环境署2023年5月发布的报告的名称叫《切断根源: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创造循环经济》,意思是治理塑料污染的一定要从源头开始,在前端切断其根源,“关闭水龙头”。

我在此分享一个源头减塑模式,也就是重复利用。在国内,基于高校外卖场景的“爽提”项目,目前已在包括南方科技大学顺德校区落地运营。对爽提模式的案例研究显示,一个可重用的餐盒在使用七次之后,就可以抵消一次性餐盒的五类指标的环境影响。而且使用率提高之后,基于如今1元/次的这个收费标准也可以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这个项目非常有潜力。

另一个例子是台湾便利店的循环杯,可以通过扫码借还杯子,是全家便利店和一个初创公司“环海净塑”合作的项目,这家公司负责循环杯设计、专业清洗、送回零售企业,为全家及联盟内零售企业提供第三方服务,这个项目的成功也有赖于“连锁快餐与便利店5%门市必须提供循环杯租借服务”的政府政策,商家之间会彼此竞争“循环杯”的服务优秀性,以求增加用户黏度等。

大陆也有做相关尝试,但是难点还是挺多的,比如缺乏相关企业、商业前景不明,还没有针对循环餐盒的政策引导、实施目标、行动路径等等。

在国内,基于高校外卖场景的“爽提”项目,目前已在包括南方科技大学顺德校区等院校落地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内,基于高校外卖场景的“爽提”项目,目前已在包括南方科技大学顺德校区等院校落地运营。

5

策略建议

我们要回到废弃物管理的优先次序,进行系统性改革,多方推动改变。

首先是从提高无需餐具的比例,并充分落实开始去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比如奶茶周边联名的各种包装;然后我们要开发和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这个包装系统。对于已经产生的一次性的包装,我们希望它能够纳入低值可回收物来去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最后在综合评估包装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之后,再考虑包装材料的替代。

对于商家来说是否提供餐具关系成本和客户情感维系的平衡,我们还是要尽量自己来准备餐具和包装,或者积极留言、投诉“选择无需餐具仍被配送餐具”这种行为。我们不去苛责个人但是可以持续发力最终推动变化。最后我们还推荐大家关注另一个机构叫无毒先锋,ta们会做很多塑料与毒性有关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赵叩、丁奕、赵璐

成都根与芽致力于生活垃圾的可持续管理,通过社区行动和公众教育,积极推动相关环境政策的完善与执行。

加入我们的月捐人计划,为环境保护行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