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碰瓷”案件的频发,行车记录仪在我国相当普遍,有些中高配汽车甚至自带行车记录仪。

但在部分欧洲国家,行车记录仪却是被严禁使用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在我国普遍使用

据统计,2021年,我国行车记录仪行业规模高达679亿元,而在2015年,这一数据还仅为21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随便拉一个老司机来问,汽车需不需要安装行车记录仪,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

为什么呢?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个监控,可以记录行车过程中的所有细节,有些情况下,它就是可以被视作“证据”。

早些年,在道路监控都尚不发达的时候,“碰瓷”现象屡见不鲜,一旦被讹上,就很有可能因为缺乏证据而遭受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背景下,行车记录仪的出现可谓是“救人于水火”。

退一步来讲,即便遇不到恶意“碰瓷”,在日常交通中,万一和别人发生了摩擦,很多时候只靠嘴是说不清的。

而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能够支持警方做出更准确的责任判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道路监控还远没有发达到可以看清楚每一个角落,那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自备一个“随车监控”便是非常有必要的了。

事实上,行车记录仪在2009年才进入中国市场,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几乎就已经达到了“车车必备”的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局面推动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来自中国的行车记录仪,在当前的世界市场中占比超过90%。

反倒是行车记录仪的诞生地——欧洲,似乎在这一行业竞争中落了下风。

二、在欧洲多国被限制

与在我国的境遇不同,行车记录仪在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是被限制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在德国,行车记录仪虽然被允许使用,但视频资料并不能作为证据。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德国男子的行车记录仪里存有两年的视频录影,他将记录仪交给警察后,警察在其中发现了5万起违章。

但最后,警察却将这名男子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违反公民信息保护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卢森堡,如果在行车记录仪中发现了他人隐私,那么记录仪的主人将被逮捕。

在瑞士,行车记录仪禁止在公共场合被使用。

在奥地利,行车记录仪更是被绝对禁止,一经发现,主人将面临逮捕和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在这些欧洲国家,行车记录仪被如此嫌弃呢?

首先,这些国家的道路监控设施相对完善,“死角”较为少见,因而依靠道路监控,大多数时候是可以解决交通纠纷的,行车记录仪的用处就不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正如德国的案例所反映的,这些欧洲国家对个人隐私极为看重,行车记录仪的视频一经公开,也的确存在侵犯他人隐私的可能。

甚至有些时候,还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福建的施某在网上刷到一则行车记录仪的广告,广告称:只要使用该款行车记录仪,就能获得虚拟币奖励。

施某买来并使用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竟因此找上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施某购买的并不是真正的行车记录仪,而是外国公司为了收集情报而研发的设备,该设备能对地面周围信息进行捕捉、分析,并被专用App发送到境外服务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因素之下,有些欧洲国家就对行车记录仪严加限制了,但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是如此。

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只能说就我国现阶段而言,行车记录仪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装还是要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记得定时清理视频,以防内存被占满、新视频无法写入的情况出现。

参考资料:

中研网《行驶记录仪市场发展机遇研究 2023行驶记录仪行业前景研究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域外|欧洲多国禁止使用行车记录仪,原因竟然是……

鲁中晨报《最新披露!“行车记录仪”非法采集我国地理信息数据》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