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美国加州的国际密码大会上,王小云走上讲台说:“对不起,MD5密码我们已经把它破解了,它是有漏洞的。”全世界震惊了,因为美国人曾扬言:就算最快的军用计算机,100万年内也破解不出。一位趾高气昂的美国人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早就有了更为强大的SHA-1密码系统。你有本事再破解一个。”王小云随即说道:“你说的是真的吗?那我试试去。”

王小云1966年出生于山东,父亲是一名数学老师。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别的小孩还在玩过家家,她已经研究起了奥数题。

1983年王小云考上山东大学数学系,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因她成绩优异,从不收女学生的校长潘承洞院士,却破例收她为徒,带领她转战密码学研究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密码学还是新兴的一个行业,并没有很深的前人研究过的足迹,一切都要慢慢摸索。王小云花光所有积蓄,买下电脑、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埋头研究密码学。

在此期间,美国在密码学领域独领风骚,其他国家在密码学领域也领先于我国,密码也成了传输重要情报和信息时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让密码的应用领域已经扩大到国家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

美国科研人员于1995年和1997年分别研发了MD5和SHA-1两套最先进的密码系统。这两套系统在国际上被誉为最难破解的。

美国专家甚至豪言:“这两套系统在百年内无人能破,就算是用最先进的军用计算机,100万年内也破解不出”。世界各国的专家并不买账,纷纷尝试破解,但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然而谁都没想到MD5系统却被正在坐月子的王小云破解了。

2001年王小云怀孕了,作为高龄产妇的她,被医生强制要求远离电脑,在家安胎。这对于工作狂的她十分痛苦,于是丈夫对她说:“目前美国的密码是世界上最顶级难度的密码,你闲着无聊,在家试试看能不能破解出来。”

就这样,王小云开始了研究MD5。不能用电脑,她就用笔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计算。不能上网,她就在家里翻看各种密码书籍,查阅各种资料。

不久后孩子降生了,王小云还在月子中,就开始继续研究MD5密码。她靠手写四百多页纸,推倒了几百个方程式,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竟然成功破解了美国引以为傲的MD5密码系统。

2004年8月国际密码大会在美国加州召开,当王小云走上讲台说:“对不起,MD5密码我们已经把它破解了,它是有漏洞的。”现场一片唏嘘声,大家都不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傲慢地说:“你的MD5破解结果不对。”可王小云却自信地说:“肯定没错,放心好了。”

为了证实算法,王小云与老专家比哈姆一起进行测试,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王小云没错,她确实破译了MD5,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王小云又公布了国际上最安全的其他三种算法的破解结果。此时,台下的专家们疯狂鼓掌。

英国的一位专家当时胳膊骨折了,没法鼓掌,只能激动地用手拍着大腿。

还有专家跑到王小云面前,抓着她的手,激动地说:“王,破解MD5是我毕生的梦想。现在你先我一步破解,你赢了。”

这时一位趾高气昂的美国人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早就有了更为强大的SHA-1密码系统。你有本事再破解一个。”王小云随即说道:“你说的是真的吗?那我试试去。”

会后,许多国家纷纷向王小云抛出橄榄枝,可是都被她一一拒绝。连MD5设计者李维斯特都亲自给她写信:“虽然我不愿意看到MD5倒下,但人们必须推崇真理。”

国际上,整个业界都对王小云佩服至极。更让他们吃惊的是,破译过程中,大部分数据都是王小云在纸上用笔算出来的。

此时美国不得不宣布,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将不会再使用MD5密码。

王小云回去后立即开始着手破译SHA-1。仅仅过去不到两个月,正在电脑前的王小云放下鼠标,不自觉地发出了一声:“就这,我还以为多高级呢。”

2005年2月,王小云又向全世界宣告彻底攻破SHA-1算法。这可是美国最骄傲的加密技术,现在却被一个中国女人破解,他们无地自容,只能被迫停用了这项技术。

面对神一般存在的王小芸,美国等西方国家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美国高层向王小云抛出橄榄枝,开天价送绿卡。王小云置之不理。她说:“我是中国的研究者,我的成果只能用在中国。”

同年王小云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王小云带领团队为我国研发出一套SM3密码系统,安全系数极高,它的应用大到军事航天,小到银行卡ETC和互联网。从而改变了中国在密码系统世界的地位。

2017年王小云被评为中科院院士。2019年王小云当选为世界密码协会会师并斩获未来科学大奖,奖金100万美元。她成为了该奖设立以来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女性。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有王小云这样的科研工作者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便捷。为王小云院士点赞,为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