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建之时,百废待兴。

人们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脸上满是饥饿、憔悴。

那时的国家穷困潦倒,农业生产捉襟见肘,人民的温饱都成了一种奢望。

就拿河北省来说吧,这里向来是祖国的重要粮仓。

可是,每年有32亿斤粮食,竟然被老鼠和麻雀糟蹋掉,这可是河北全年粮食产量的15%啊!

人们对此,又哪能不感痛心疾首?

这笔,散失在田间地头的财富,实在是太过宝贵了。

可怜许多妇孺,年复一年只能啃干馍咽苦水,甚至连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望。

有些孩子,干脆就是长不大、熬不活的命。

正所谓“家贫怨万状”。

这等饥荒凄苦的景象,令人怎能不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著名诗人郭沫若,都痛心疾首。

在《北京晚报》发表一篇《咒麻雀》。

  • 《咒麻雀》
  •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
  • 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于是,举国上下都在思虑:

如何狠狠击退这些蚊虫、老鼠、麻雀等祸害?

如何尽最大的努力,把应有的那一分粮食都收归囊中?

01

“除四害”战斗

1958年2月,一个寒冷的冬季。

大地还被白雪覆盖,但国家的号角却已经吹响了。

一份名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的文件,在全国各地传抄开来,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运动。

四川,最早拉响了“除四害”的战斗号角。

他们首先,做出了2条十分严苛的消灭麻雀目标:

第一、分管区域无一只麻雀飞过或叫声,无一个麻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