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棚室蔬菜种植过程中,以螨虫、蓟马、粉虱、蚜虫等为主的小体型害虫逐渐成为令菜农头疼的问题之一。此类害虫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易隐蔽,杀灭起来相对较难。很多菜农反映,一遍一遍地喷药,可是效果并不好。那么如何来有效地防治这些小型害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作用方式 多位一体防害虫

农药在杀虫方面的作用方式有触杀、内吸、熏蒸、胃毒等。 触 杀很简单,意思就是通过接触到害虫而杀死,很明显,这种药剂的缺点是喷到哪里哪里就起作用,它不能被作物吸收; 而内吸这种杀虫方式就不一样了,它可以被植物吸收,即使喷在某一部位,也可以随着植物吸收传导至其他部位起作用; 胃毒是指药剂通过害虫口器和消化系统进入体内从而杀死害虫,一般只能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如鳞翅目幼虫、金龟子等; 熏蒸则是利用药剂挥发所产生的蒸气来毒杀害虫。

当前,菜农在防治小型害虫时使用较多的药剂主要有阿维菌素、氟虫腈、螺螨酯、烯啶虫胺、多杀霉素等,这些药剂的作用方式不同,菜农在选择时应注意。

根据作用机理 轮换用药

我们一直提倡喷施杀虫剂要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轮换用药是指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而不是不同作用方式的药剂。 不少菜农混淆二者的概念,误把作用方式当成作用机理,即使轮换用药后,害虫也依然杀不死。

作用机理是对害虫生理毒杀的原理,如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使其麻痹、痉挛、行动迟缓、呆滞、死亡等。 杀虫剂多为神经毒剂,通过十几种作用机理进行杀虫。 有的药剂是使得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而积累,不断和受体结合,造成后膜上钠离子通道长时间开放,突触后膜长期兴奋,从而影响了神经兴奋的正常传导。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一定要注意轮换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使用前要看是否与上次使用的药剂具有同样的作用机理,若类似则不可使用,若差异较大,则可选择1种-2种混配,然后再结合施药时间、施药剂型、局部用药等防治效果更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丨吴荣美

校版丨马东亮

审核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