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悄悄兴起了一种新型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一条龙式的养老服务,将来一旦大面积推行开,那将是老年人的福音,同时,也解决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而且呈现出迅速发展势头,养老问题,已经很现实的摆在了面前。据2024年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21.1%,按照联合国老龄化划分标准,我国已步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现在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年轻人需要赡养4个老人,由于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大多数人都能活到八九十岁,等到儿女退休进入老年时,就出现了老人养老人的状况,两个60多岁的老人,养4个8、90岁的老人,这个负担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人们养老一般都是家庭式的养儿防老模式,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的养老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上有这样三种:一是养老院,二是居家儿女照顾,三是雇保姆。

现在来看,这三种方式都有着一定弊端:

首先说去养老院,很多老人不愿意离开家,认为离开家,就没有了家,心中有种一去不回的感觉。

也正因为这样,一些老人一旦回家后,再送养老院,就竭力反抗,不愿再去。也有的是不适应养老院生活,或者受到其他老人或护工欺负,对去养老院产生抵触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居家儿女养老,会拖累儿女,造成儿女不能工作,顾不了家,顾不了孩子,对于家庭生活影响很大,甚至很多家庭,因为照顾老人儿女间产生矛盾。

单位一个同事,就是因为姊妹三个,轮流在家照顾老人,她排在周四、五,每到周三找领导请假,弄得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三年照顾下来,请假太多,影响工资晋级,年度考核也没能过去。这且不说,为管老人,姊妹几个互相指责,闹得断绝关系,互不往来。

还有个同事,是独生子女,为了照顾卧床的母亲,几年下来,夫妻离婚,家庭没了,人也抑郁了,母亲走后,她大哭着说:妈,你总算走了,再不走,我就走你前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雇保姆,虽然能够暂时解决管老人的问题,但是我们都清楚,上管老人,下管孩子,都是良心活,且不说保姆有否虐待老人,仅仅管护上,不是自己的亲人,谁会这么尽力尽心,目前,管护又没有标准,管护的质量很难保证,钱花到位了,服务却打了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种养老方式,各有利弊,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具有这三种方式的优势,又能避开劣势的养老方式?

答案是有!一种新型养老方式,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已经应运而生,而且正在兴起。

这种新型养老方式,就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以小区为单位,对居住区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老人居住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各种养老服务。既不用去养老院,又不用拖累子女,简单方便,而且还有个突出亮点,那就是费用低,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社区为依托,配备专门的老年服务部,设有护工,医生,专门的大食堂,每天都为老年人提供标准的健康饮食。

老年服务部,还配备智能化设备,活动场所,还有志愿者,定期给老人提供修甲、理发、按摩等多种服务。

服务部还为老人配备了钟点工,上门服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里空调、电视、洗衣机坏了,服务部还会安排人员上门维修。

也就是说,所有事情,都有人负责办理。同时,这种模式,还明确了服务标准和质量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

这样,老人居住在家中,就像住养老院一样,能享受到标准化的服务,老人活动自由,生活更便利,而且在家养老,更有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这种模式,一些地方正在推行,这是个好信号,如果社区、农村普及了,不仅能解决老人养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除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不再为此影响工作生活,也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

从一些地方来看,推行这种新型养老方式,需要国家、个人、社会等多种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某地在推行这种模式上,首先解决有人管的问题,明确牵头人。其次,多种方式解决场地问题,采取了“闲置资源改建一批、原有部分提升一批、小区配套新建一批”的办法,网格化布局,方便服务。再者,有政策,对老人实行助餐补贴,减轻养老压力。招募志愿者,免费为老人提供服务等。

目前,这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还处于初始摸索阶段,尽管还不完善,但是,却已经显露出了明显的优势,受到人们的欢迎,一旦推行开来,就能解决老年社会养老问题,必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养老模式,您认为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