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钱都是我贷款借给他的,经历了半年多的焦虑、睡不好觉,现在终于通过法院调解员的帮助全部拿回来了,非常感谢您辛苦工作和对我案件的负责,真的十分感谢”!微信上,当事人小花由衷地向启东法院调解员赵建飞表达谢意。

借钱容易要钱难

小花和小王原是朋友关系,一次小王以女友怀孕需结婚为由,向小花借款15000元。出于对小王的信任,小花立刻将手头的现金借给了小王应急。自此之后的五个月里小王隔一段时间就会用各种理由向小花借钱,小花都将钱借给了小王,甚至网贷借钱给小王周转。这一借就是16万元!

“我无条件的相信你,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我还要还网贷!”“小王,我身上就剩400元了,你能不能先还点钱给我!”微信上小花一次次催要小王还钱,小王一次次向小花保证会尽快还钱,可是却一次次失约。

要债未果转而起诉

失望后,小花选择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小花同意,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老师,请你帮帮我!我还欠着网贷,需要钱!”电话里小花向赵建飞讲述了借贷纠纷的前因后果及请求。赵建飞通过与原告的沟通及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认为本案事实比较清楚,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但是小花表示由于现在已不在启东工作,无法到达现场调解,希望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调解。为此调解员根据双方的时间,安排了视频调解。

调解员“云”搭桥,矛盾终化解

“赵老师,我是小王的爸爸!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小花为了要钱,经常骚扰我儿子,还到我儿子的单位去堵人,现在还闹到了法庭上,太过分了!我们请了律师,要跟她官司打到底!”视频里,小王的爸爸激动地跟调解员表达着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王爸爸,你的心情我们完全能理解。但是相信你也已经收到了我们给你发的电子诉状及证据了。你儿子确实向小花借了钱,而且每一笔都有转账记录,根据民法典…..”通过调解员赵建飞、曹菊香的释法明理,小王爸爸语气也逐渐缓和了下来,事情也有了回旋的余地。调解员趁热打铁,促成双方达成“当即还款”的调解协议。当天,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小王爸爸将全部欠款转账给小花。至此,案结事了。

电影《第二十条》里有句台词:“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放在诉前调解也一样适用,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看似简单的案件,但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揪心事”。启东法院在每一起诉前调解“小案”中努力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力促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文字:立案庭 凌斐颖

▌责编:综合办公室

▌审核:季洪涛

▌终审: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