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璐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摄影师航拍

这一辈子,有些地方真的是不能去的!因为去了之后,心就回不来了!

比如世界尽头的罗弗敦(Lofote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要的事情,先敲黑板:

今天文章中的照片,全部素颜+原片,甚至有很多照片,都是我在旅行大巴上用手机拍的,主要是看了就知道了,给这么美的大自然加滤镜,真的会有罪恶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我们已经从挪威回来几天了,无论是我还是卢先生,虽然人坐在巴黎的家中,可总是魂不守舍的。根本不用做梦,只要稍微一闭上眼睛,立马就回到了北极,回到了像是胳膊一样探进北大西洋的罗弗敦,岂止是美,而是心心念念,一眼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弗敦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明明位于北极圈里,北纬68度,比起我们最北面,北纬52度的漠河,足足高了16个纬度,位置比漠河朝北了至少一千七八百公里,可最低温度不会超过零下十度,全年平均温度,甚至达到零上1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摄影师航拍

是北大西洋的暖流,不仅让罗弗敦获得了“世界最美岛屿”这个称号,也是世界能看到极光最温暖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一想到,就在两年前,我在纬度比罗弗敦还低两度,刚刚卡在北极线上的芬兰圣诞老人村,在零下18度等了45分钟的公交车,又在零下23度的极夜里,白白等了四个小时的极光,那冻成冰棍,无法弯曲的僵硬,让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原来,上帝这个小老头,真的就是偏心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出海钓鳕鱼的木船

同行摄影师航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们第一次到挪威,更是第一次到罗弗敦。出发时,巴黎的暮春都过了,毕竟人间四月芳菲尽,而五月初的罗弗敦,才刚刚是濛濛的早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坐在车上向窗外看去,罗弗敦的山形,与挪威大陆是不同的,宛如天神用利斧劈出来似的,高耸、陡峭且尖锐,山顶上都是白色的,没有融尽的残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必须靠近细看,有些树已经长开了小芽

那个小小的背景,就是在大自然里忘了老婆的卢先生

卢璐手机实拍

树枝大多还是光秃秃的,然而延绵不绝几百公里,踩上去软绵绵的北极苔原,却时时透露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很小的羊咩咩跟着妈妈在吃草

卢璐手机实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罗弗敦,比起山来,令人更惊叹的是,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透过飞机的机窗,让我惊讶地发现,星罗棋布的峡湾和湖泊里,居然有一块一块,热带海域特有的蔚蓝色。

如果没有远处白雪皑皑的群山,我都开始怀疑,是不是飞机飞错了方向?本该一路向北的,怎么往南去了马尔代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在我们酒店门口拍的,海水青绿得宛如翡翠

同行摄影师实拍

其实只要走到水边,立马就懂了,罗弗敦的水蓝,是因为特别特别地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透过旅游大巴的窗户用手机拍的

当时正在下雨

无论是融化的雪水,还是峡湾中的海水,亦或是风吹起来的冷雨,每一滴水都十分晶莹剔透,没有杂质的纯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迎接北极冰雨的洗礼 同行摄影师实拍

我只想说带去的这件羽绒服,真的不适合户外

所以随时随地,就会呈现出这种堪称妖姬的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在旅游大巴的窗户用手机拍的

我一直在想如果能停下来走到水边拍的话,会有多好看

这让我想起了九寨沟,去过的人,一定都被那里的水惊艳到,可在罗弗敦,任何一湾水,都是差不多的效果,而且还被放大很多很多倍,看起来就会更加震撼,真的,此处不该是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在罗弗敦,我们遇到的,可不总是艳阳高照,去奥镇Å的那天,天气真的是坏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摄影师实拍

小雨连着大雨,大雨连着冰雹,就不要说北极圈里的风了,根本不用使劲吹,人就已经顶不住了,七零八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手机实拍

奥镇Å,在罗弗敦能够通车的最西边了,如果北极圈里的罗弗敦可以算是世界尽头的话,奥镇Å就是罗弗敦的世界尽头了,真的是尽头的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的人生照片VS我的人生照片

同行摄影师实拍

但让奥镇Å更加出名的是,它是世界上最短的地名,只有一个字母:Å,挪威语的意思是小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摄影师实拍

奥镇Å的尽头,则是一处悬崖,对面一层层淡去的,就是《三体》中说的赫尔辛根山(Hellsegga),还有一个岛叫莫斯肯岛(Mosken)。

而站在世界尽头的尽头的尽头,执手相看,结婚16年,终于有了走到头的这一天,幸好有人相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居罗弗敦的雷哥给我的《孤独星球》封面照

byArctic Sun Travel

在去奥镇Å的途中,会路过《孤独星球》封面的打卡地点。

当时天气实在是太阴郁了,完全没有抱任何希望,没想拍出来,效果居然还不错,虽然没有孤独星球的五彩斑斓,却有了另一种末世的苍凉感,我自己超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我们这次来,是跟着挪威国民品牌沐乐思,组织的北极深海鳕鱼肝油溯源的。同行中,有几个摄影师,都拍过《最美中国》和《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摄影师给我说,北极圈内因为太阳斜射角度很低,所以光映出来,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罗弗敦没有污染,空气纯净度高,再加上雪山湖泊这些天然反光板,置身其中会自带光圈,所以怎么拍都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淋完雨,妆已花了,不过嘴唇发白,倒不是太冷,

而是想当时尚博主的我,出门居然没带口红。

这话对极了,连卢先生都说:“自从到了罗弗敦,你一天比一天好看,而且不用涂化妆品,好看得很自然。”

在此之前,卢先生说过最动听的话,大概类似:“虽然现在你的确老了也胖了,不过没关系,这不耽误我爱你。”有时说完还意犹未尽,再补上一锤子:“反正当初,若只挑漂亮的话,我就不会找你了。”

让我怎么回?我可谢谢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伙伴手机实拍

表情雷同,同款笑脸

哎,直男,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才不会为了取悦老婆而说出让自己违心的甜言蜜语。

可这一次,结婚16年了,在世界的尽头被老公夸好看,罗弗敦,我记住了,一定一定是要再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弗敦的人口密度很低,每平方公里不到5个人,但却栖息着很多动物,在这里遇见麋鹿,白尾海雕,甚至鲸鱼的机率比遇到人,大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居罗弗敦做自然摄影师和旅行社的雷哥朋友圈

byArctic Sun Travel

就在我们上岛两天前,我们的导游,北外瑞典语专业毕业,现在和夫人旅居罗弗敦的雷哥,就在我们酒店对面港口里,拍到了虎鲸,在翘着尾巴,愉快地跟人打着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用尼康单反实拍

我们这次虽然没看到虎鲸,但却有坐着冲锋艇,去看白尾海雕,这是一种在全世界都被列为一级保护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我也不相信,这是我用手机拍的

白尾海雕小时候是黑色的,成年之后,尾巴就会变成白色,那天我们有两艘冲锋艇一起出海,左左右右地来了七八只海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用单反实拍

这张照片是卢先生用我们早古的尼康D800拍的,没有拍到头,但每一根翎毛都很清楚,这让他超骄傲!

这是在罗弗敦群岛的几天里,让他第二骄傲的事情,头一件,毫无疑问,就是钓鳕鱼,不仅钓到了,还钓到了当天最大的那一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久没有见到卢先生秒变小男生的样子了,真高兴啊

同行摄影师实拍

鳕鱼是一种在全世界冷水区分布很广的鱼类,北半球,南半球,包括我国的渤海黄海,甚至东海,都有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木渔船已经一百多年了,每年都会维修

同行摄影师实拍

可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植物如此,更何况是更高级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面上所有白色的点点,都是跟着我们船在飞的海鸥

同行摄影师航拍

就像是我在前面说的,这里的气候适宜,水质纯净,特别适合各种鱼类栖息,于是,理所当然地,就被常年游走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深处的北极鳕鱼,选择为理想的产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太骄傲了

钓到当天最大的一条鳕鱼,足足六七公斤

同行摄影师实拍

每年从一月中,北极鳕鱼会成群结队地游到罗弗敦产卵,等到四月底,再一起成群结队地游回去。

如果鳕鱼也会盘出身的话,罗弗敦群岛,毫无疑问,就是标记了北大西洋鳕鱼正宗血统的出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船长说,我们钓到的这条

是北极鳕鱼最好吃的尺寸和样子

同行摄影师实拍

其实,根本不用科学家研究,谁都知道,海水越纯净,鳕鱼肉质越肥美细腻,所以不同海域产出的鳕鱼,质量是不同的,如果挪威的罗弗敦不开口,又有谁能说,鳕鱼我家第一?

我们五月份去,本来已经不再是鳕鱼的渔汛期了,可即便如此,在罗弗敦钓鳕鱼,还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鳕鱼太大了,船长帮我们用钩子勾上来的

太激动,完全忘记拍照,幸好摄影师扫到了一点影子

同行摄影师实拍

根本不用放鱼饵,只需要往海里扔钩子,就是说,人人都是姜太公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摄影师航拍

和三文鱼不同,到目前为止,北极的深海鳕鱼并没有被批量养殖,所以挪威的鳕鱼,百分百都是野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罗弗敦酒店的厨房有个特别的职位叫“Fishman”,只做一件事,就是切鱼。于是,在他的指导下,卢先生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把当天钓到的鳕鱼切成了鱼片,送去厨房烹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新鲜没有被冷藏或冰鲜过的鳕鱼,真的太太好吃了,是有生以来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鳕鱼,没有之一。

右边是我们后一天,在一间经营着北极冲浪学校的挪威人家里吃到的油炸鳕鱼舌头。

鳕鱼舌头,才是鳕鱼全身的精华,渔民都是自己留着吃的,商店买不到的,肉质更细腻,很值得一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手机实拍

这次我们也吃到了非常非常好吃的三文鱼刺身,用我们拍过舌尖,见多识广的摄影大哥的原话就是:“比挪威大使馆的三文鱼还好吃。”

卢先生去问,应该怎么选择三文鱼,答案就是:“新鲜,你现在吃到的三文鱼,保证六个小时内捕捞的。”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啊,除了罗弗敦,住哪里能做得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挪威最国民的鳕鱼肝油/鱼油品牌沐乐思,之所以带我们来罗弗敦溯源,也是有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沐乐思的鳕鱼肝油工厂,就在罗弗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沐乐思在罗弗敦的鳕鱼肝油工厂

同行摄影师实拍

吃鳕鱼肝油具体有什么好处,我就不在这一篇里说了,主要是好处太多,一下子写不完。我明天会单独再写一篇,别忘了来关注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了沐乐思的毒,临走的时候也买了一堆带了回来

卢先生手机实拍

我只是想说,沐乐思在挪威,那简直就是,无处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们在罗弗敦的酒店

进门先是一大瓶沐乐思摆在眼前

卢先生手机实拍

任何一个药店,超市,甚至酒店早餐,都能看到瓶装的沐乐思鳕鱼肝油。

这次我不仅在奥斯陆,参观了沐乐思隶属的欧洲行业独角兽:挪威Orkla集团,见了他们健康国际事业部商务总监,Karolina Gronas Henriksen,是一位高大且灿烂的女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arolina Gronas Henriksen女士

同行摄影师实拍

而沐乐思的亚洲区总裁Bjorn Kruizenga先生,还陪同我们一起去了罗弗敦溯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jorn Kruizenga 先生

同行摄影师实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今年的渔汛过了,鳕鱼肝油工厂已经停工了,可是我们见到了在这里工作了53年的老厂长,他是他们家族的第四代了,从他爷爷的父亲,就开了这间鳕鱼肝油工厂,而从那时起,他们的鳕鱼肝油就只卖给沐乐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沐乐思罗弗敦的鳕鱼肝油工厂厂长

同行摄影师实拍

老厂长告诉我们,每个渔民都必须持证捕鱼。挪威和俄罗斯有联合观测站,根据每年鳕鱼数量,来决定每个有证的渔民可以捕捉鳕鱼的数量,每年捕捉的鳕鱼不能超过鳕鱼总数的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渔民把捕捉到的鳕鱼,放进写有数字的大盒子里,送到鳕鱼肝油工厂,每盒都会登记,所以沐乐思的每一瓶鳕鱼肝油都可以追溯到捕捞的渔船和海域。

最重要的是,从鳕鱼捕捞出海那一刻起,到制成鳕鱼肝油,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手机实拍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地保持鳕鱼肝脏的新鲜程度,保证鳕鱼肝油最天然的营养成份:Omega-3(DHA/EPA),维生素A/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沐乐思在奥斯陆的鳕鱼肝油工厂

同行摄影师实拍

然后鳕鱼肝油工厂会把初步炼制好的鳕鱼肝油集中在一个大罐子里,送到沐乐思在奥斯陆的鳕鱼肝油工厂,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处理,并装瓶运往全世界。

而鳕鱼剩下的鱼肉和鱼头,会分别挂在架子上风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小伙伴实拍

鳕鱼肉干,这个在维京时代就已经风靡全欧洲了,现在晒好的优质鳕鱼干,是论克卖。一条晒完两公斤的鳕鱼干,可以卖到4000克朗,人民币也就是三千多一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先生与正在风干的鳕鱼

同行小伙伴实拍

仰头看看吧,这挂的哪是鱼干啊,完全就是银行金库!

好吧,姐姐我,肤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来挪威之前,我对于北欧的印象,就只有芬兰,我很喜欢芬兰,我对于自称Sisu的芬兰人印象深刻,他们大都内向,害羞,寡言,冷淡但却坚持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斯陆的街上,有很多身穿着民族服装的挪威人

卢璐手机实拍

本来我以为北欧应该差不多,没有想到,到了挪威之后,完全是不一样的,在同样白雪皑皑,极夜极昼的挪威,挪威人给我的感觉却是爽朗,友善,爱笑且友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全不顾及我正在自拍,自动闯进我的取景器的情侣

卢璐手机实拍

我觉得,这和挪威人长期世代食用鱼油,即使在缺乏阳光的冬天,也不会缺乏维生素D,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罗弗敦,中午吃饭的时候,餐厅里有很多挪威老人,在一起唱歌,那种欢乐的气氛,真的令人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餐厅唱歌的老人们

卢璐手机实拍

当时他们在餐厅的另一边,一开始大家都在偷偷地拍,毕竟在国外,你永远也不知道,会不会莫名其妙地就引起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划重点部分来了,相比起他们的年龄

每个老人都有好多头发啊

卢璐手机实拍

领头弹吉他的老爷爷,感受到了我们的热切,转身向我们示意,他的本意是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唱,可大家不会唱,可是这么友好,温暖还有点可爱的破冰方式,让我们一下子就释然了,索性跑过去,大方地拍起来,每个人都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京博物馆的导游,她是个法国人,

但她自己说,她已经变成挪威人了

卢璐手机实拍

旅居在罗弗敦群岛的雷哥告诉我们,在挪威语里有一个特殊的,别的语言没有词,叫做“Dugnad”,专门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的心意,才能众志成城,走过困境。

Dugnad是一种社会精神,但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名词,如果你遇到困难,比如说房顶漏雨需要修房子,你就可以跟邻居发起一个Dugnad,到时候大家就都会前来,各尽所能地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摄影师实拍

更还有,最喜欢野外徒步的挪威人,出门一定要带两块巧克力,一旦变天迷路,巧克力是可以救命的,带两块,一块给自己,另一块是给朋友或者路上遇到其他的徒步者。

就像是开篇说的那样,这辈子有些地方,真的不能来,这一次来了挪威之后,真的觉得把心留在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璐手机实拍

我和卢先生约好了,下次一定带着孩子来,要在罗弗敦最美的夏天来,我想要看从北面升起的太阳;而再下次,要在冬天极夜的时候来,罗弗敦是在北极圈里唯一可以冲浪的地方哦,在极光下冲浪,这难道不才是世界上最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罗弗敦真的是世界的尽头,洞中一日世上千年,我们要来遍罗弗敦的春夏秋冬,久久长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