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加征关税,本质上就是打压中国的优势产业、优势制造业,以不光彩的手段变相扶持本国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企业,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而言,不出海就意味着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就意味着没有成本优势,就不能消化目前我国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能。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是必然的。承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187.8万辆,同比增长2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美国以及欧盟中的某些国家而言,显然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的。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汽车消费市场的容量基本是固定的,这块市场的蛋糕只有那么大,中国企业吃的多了,那就意味着本国企业就会吃的少,甚至是根本吃不到。在通过常规的市场竞争方式无法取得优势的情况下,那么就通过制造所谓的“产能过剩”论,人为的去干预市场运行规律,削弱中国企业在他国市场上的相对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前,欧盟就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启动了反补贴调查,现在美国又要加征关税,本质上就在于此。但是,欧美国家也应该看到,封锁和保护都只能是暂时的不光彩手段,长期看用这种方式并不能打造出本国国内的优势企业,反而在“宠溺”的呵护下,让自己国内的企业逐步丧失掉创新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纯的去封锁,去围堵别国处于优势中的产业或企业,而不去学习和借鉴别国的优点,并不能让本国的产业竞争力增强,也不能造就出一些在世界范围内真正强大的企业。这种以纯粹的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人为的去打断整个供应链链条,从本质上看是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最终操作者也必将会受到市场的反噬处罚。

这对我们的影响是短时的,而对他们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