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前272年,此时中原大地上纷争的格局已经逐步明朗,秦国一家独大,而山东六国尽皆疲软,他们为了自保而无所不用其极,落井下石的事早已习以为常。

这一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在华阳大败魏、韩联军,将堵在家门口两块石头搬开,正式向天下诸侯亮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秦国武力震慑之下,魏、韩两国被迫一起出兵攻打楚国,这让身为楚国人却在秦国当人质又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很焦急。

为此,他立即求见秦昭襄王,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愣是化解了一场要楚国命的危机,为了让秦国士兵有发泄的地方,黄歇直接劝秦昭襄王攻打赵国。

好一招祸水东引,只是不知道赵国人有没有问候黄歇的祖宗十八辈。

为了稳固秦楚之间脆弱的盟友关系,楚国则需要把太子熊完送到秦国,而照顾熊完的重任自然落到了黄歇身上。

黄歇陪着熊完在秦国度过了近十个春秋,熊完自然也把黄歇当成了生命中最信任的人,只是让熊完想不到的是,在他当上楚王(楚考烈王)之后,黄歇会送给熊完一顶绿色的大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事说来倒也不全怪黄歇,毕竟熊完自身有问题,因为他无法生育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儿子这事,一度让楚考烈王在人前抬不起头。

该如何替君主分忧,这让黄歇如坐针毡,后来一个赵国人李园替黄歇想了一个办法,让其主动将怀孕的妻子献出,进而诞生了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费尽心思

公元前262年,丢失楚国大片疆域的楚顷襄王病重,但是此时的太子熊完还在秦国当着人质,秦国根本没有打算放熊完回去。

为了让熊完回楚继位,黄歇浑身解数,酝酿出一个帮助熊完逃秦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歇让熊完穿上楚使者的衣服,然后悄悄地跟着使者出宫,而黄歇自己却留在秦国,并且以熊完生病为由,谢绝所有访客。

等确定熊完回到楚国后,黄歇才将实情汇报给秦王,秦王怒不可遏要杀了黄歇,此时范雎制止了秦王的暴躁,在他建议下,将黄歇也放了回去,以换取楚国亲秦。

楚考烈王见到黄歇回来喜出望外,立即加官进爵,将其封为了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

黄歇明白他的荣华富贵全系于楚考烈王,所以极力要为其分忧,当楚考烈王生不出儿子时,黄歇心中更为焦急。

为此,他便费尽心思,在楚国范围内大肆物色能生儿子的女子,正如《战国策》中所记载: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这些女子也没能替楚考烈王生下一个儿子,很显然,问题并不是出在这些女子的身上,是楚考烈王自身有问题。

黄歇自然也明白了问题根源所在,但他又不能揭楚王的伤疤,所以只能在物色女子这事上一头扎到底。

黄歇重金寻女这事在当时传播很广,以至于一个叫李园的赵国人都有所耳闻,他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李环便想着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