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山西讯(记者 刘长胜)面对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今年,朔城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动朔城区农村从“环境美、一时美”向“生活美、长期美”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朔城区小平易乡杨涧村,树木初露嫩绿、村居错落有致,乡间小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欢声笑语。一大早,在村支两委的组织号召下,大家相继拿着扫帚,沿着村主干道清扫杂草、碎石以及白色塑料垃圾等。引导群众树立“村庄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观念,营造和谐文明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朔城区小平易乡杨涧村村民说,早上一遍,晚上一遍,平时脏了,还要捡个袋袋,打扫干净点儿对我们住着也挺好,我们也有点儿收入,村民们都也挺自觉,都把垃圾都扔到箱箱里,村里整个环境真干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委委员张治华说,在我们村里边儿配备了二十多个清洁人员,确保每一条街道每天都有人打扫,每天都有人检点。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村里一共设置了三个垃圾分类点儿,同时我们村里自己放置了十来个垃圾桶,保持村里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班子统筹、党员示范、村民参与,如今在杨涧村,每一个老百姓都是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层级有序、标准明确、全域覆盖的人居环境整治“单元格”已经形成。同时,村委还聚焦村庄主干道路、边沟死角、农户庭院等重点区域,不间断地开展环境整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平易乡自4月1日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以来,乡村两级干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配合,累计投入人力3000多人次,出动大型机械300多台次。清运倾倒村庄、街巷、田间地头垃圾12000余方,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常态化清洁管理,制定长效机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一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连的民生工程。杨涧村的变化只是小平易乡乃至朔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朔城区用好用活用足“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创新思路,循序渐进,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5个精品示范村、46个提档升级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让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