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话是不少有志之士牢记一个原则。从古至今很多人,都牢记这个规律,愿意追随某人,最关键因素就是此人人品好。除了此人能够给自己带来荣华富贵之外,还有这人未来能成大器,跟着他绝对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有一个开国将领,早期追随朱元璋,并不很“扎眼”,显得有些默默无闻。而到了朱棣时期,他是大放异彩,对朱棣功劳很大。死后被其追封为泾国公,给了子孙后代十辈的荣华富贵。

大器晚成被徐达赏识

陈亨元朝末年追随朱元璋,因此很难把他和朱棣联想到一起,感觉像两辈人。原因是他仅比朱元璋小4岁,不过朱元璋一生,并不算很突出。算起来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物,在朱元璋这朝功劳比不上徐达、常玉春、蓝玉等,也因而躲过一些政治斗争。

关于陈亨当年如何投奔朱元璋详情,外界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在濠州城追随朱元璋,是主动过来。元朝末期各地枭雄那么多,能够在那么多人相中朱元璋,可以看得出来陈亨眼光很不错。一开始被任命为铁甲长,此后逐渐升为千户、万户。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给人的印象就是默默无闻,没有任何功劳。不是说人如果是人才,早晚会有发光时刻,第一次“立下功劳”,是在朱元璋称帝前一年。那个时候赶上北伐,一路北上直逼山东,徐达拿下东昌后,就把该地交给陈亨来驻守。谁料徐达前脚刚走,东昌就被数万元元军包围。

东昌地理位置很特殊,处于明军北伐“咽喉”,如果被元军占领,明军会被截成两段,到那时徐达一行人变成孤军。陈亨面临局势有多紧张,但是他并没有胆怯,一方面固守东昌,另一方面用巧计击败元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一战让陈亨才能得到发挥,更引起徐达重视,给了他一些建功立业的机会。让他驻守一些重点的要塞,凭借着守城之功逐渐被提拔,熬到北平都指挥使。

与朱棣关系要好

严格来说的话,陈亨应该是徐达手下人,在朱元璋这一朝,徐达在军中影响力很高。多次率军北伐,还来到北平练兵,陈亨一直跟随在身边。因为徐达关系,陈亨留在北边,当时驻守北边藩王是徐达女婿朱棣,两人属于“亲上加亲”。虽然在边塞待着,但是不见是坏事,躲过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之灾,保证身家性命。

等到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承皇位,就是建文帝。为了巩固皇权对叔叔伯伯下手,让身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感到危机。而担任北平都指挥使陈亨,并不受朱允炆信任,一纸调令调到了大宁卫。等同于对付朱棣,他要安排亲信,陈亨不用朱允炆的人。被调到大宁卫,归大宁指挥室卜万领导,后者手下有十万大军,在当地影响力颇大。

这时北平形势很紧张,朱允炆调过来三个人想要捉拿朱棣,因为做事不小心,走投无路的朱棣选择起兵。这时双方争夺地点在大宁,该地为北平大后方。而朱棣急于占领此地,主要为扫清“背后隐患”,准备日后南下做好准备。这时大宁军队分为两部分,除了宁王部队,还有朝廷人马。

靖难之役出生入死

为了对付朱棣,卜万带手下出城准备狙击朱棣,对于朱棣来讲,需要快点解决当前困局。那时陈亨跟着上司,准备与朱棣决战,内心不满朱允炆行为,早有反叛之心。

在这种背景下他和朱棣就玩了一出“反间计”,将竞争对手“拉下马”,率领这10万兵投降朱棣。让对方大喜过望,不光控制大宁,还有10万兵力和宁王手下三个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