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历史上有一位从小“痴傻”的皇帝,历来皇子为了争夺皇位都斗个你死我活,而他却因为“傻”迷惑了所有人,从而保住了性命。

当时朝廷宦官当政,在先帝死后,当然要推选一位新皇帝,而这个“傻子”就成了宦官心中的不二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傻子”皇帝登基之后,却让宦官瞬间傻眼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这位“傻子”皇帝,又真有那么傻吗?

“痴傻”皇子

公元810年,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李怡出生了,但却是他和宫中一个贵妇的侍女所生,因此李怡身份极其低微,也不受重视。

其余的皇子看他身份卑贱,总能逮住机会欺负他,李怡渐渐渐地也不怎么说话,显得尤其木讷。

时间一长,好多人就将李怡看作是一个傻子,并且消息也传到了宫外,人们都说皇帝有个傻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十多岁的时候,李怡曾经生了一场重病,严重的时候身上耀眼的光辉出现,李怡马上端坐身体,拱手作揖,就像是对待臣子那样。

李怡的乳母以为他是得了心病,但他的哥哥穆宗李桓却对此否认,他认为李怡是个将来回事个英明人物。

之后李怡常常做梦梦到乘龙升天,他把梦告知了生母,可是母亲却告诉他这事绝不能向外人说起,从那以后,李怡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和小心翼翼。

在人多的时候,李怡从来都不会多说一句话。有一次穆宗李桓的两个儿子文宗和武宗宴请众人,强行逼着李怡说话,众人把这当成乐趣,武宗更是瞧不起李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怡后来改名李忱,在十一岁的时候被封为“光王”,因此众人也给他取绰号为“光叔”。

在李桓驾崩后,他的儿子文宗即位,文宗常常戏弄李忱,有时候把他叫到身旁,让他表演怎么说傻话,这让众人更加坚信李忱是个傻子。

之后武宗即帝位,但是他后来因为服食了丹药暴毙而亡,当时武宗身边有一个宦官马元贽,马元贽想来和朝中宰相李德裕同流合污。武宗死后,两人就商量着要找一个傀儡皇帝,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两人决定就让李忱来做这个“傀儡”,原因就是李忱“痴傻”,二人刚好可以利用他有名无实的身份,霸占皇权。

一鸣惊人

李忱被宦官选作傀儡皇帝,很快便登上帝位,正是唐宣宗。此时的他已经装傻30余年,能跟他争夺皇位的人基本不能奈他何,所以他也没有必要再继续装下去。

即位后的第一件事,李忱就贬谪了宰相李德裕,这让众人看得是目瞪口呆,本以为他是个“傻子”,却不想原来做事如此雷厉风行,这样看来,之前沉默的三十几年,是他在不断地韬光养晦。

李忱自小熟读诗书,也特别重视科举,因此他又重用“牛党成员”,结束了持续近四十年的“牛李党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位期间,李忱还在全国灭佛,纠正了武宗在位时的错举,用牺牲朝廷的利益去换得信仰佛教得百姓和官员得支持,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皇权地位。

李忱任用宰相时,也要亲自挑选,有一次,李忱任命萧邺做宰相,他派人询问是否要留下职位,但又担心他有同党,之后换成了崔慎由做宰相。

李忱很看重人才,他准备任命宰相的时候,其实第一个想到的是白居易,不过在下诏书的时候,白居易已经去世很久了,李忱还写下一篇吊唁文。

而对于皇亲国戚,李忱却是公私分明,李忱的舅舅郑光,有一次在和他谈论执政之道的时候,郑光表现得粗鄙,李忱瞬间不高兴了,之后不让郑光再任职民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兵部侍郎蒋伸有一次向他进言,表示官位太容易得到的话,就会有很多浑水摸鱼的人,这样就可能会产生叛乱。

李忱觉得蒋伸说得太对了,之后还一定要蒋伸留下来,没多久,蒋伸就做了丞相。

治国理政

李忱即位后,一度以法执政,并且法律严明,即使对于亲兄弟,只要犯了法,李忱依然不会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