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之后会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帮助下,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实现人类首次背面采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六号的重点任务就是采样,它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嫦娥六号在飞行途中又会经历那些困难?

嫦娥六号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也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因素,但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我们,导致我们无法窥探月球的全貌,这与地月之间的潮汐锁定有关。

近几十年来,人类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很多国家都发射了环月卫星和探测器想要了解月球的全貌,但想要在月球背面与地面建立通信和数据传输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月球总是神秘地隐藏着一面,如果嫦娥六号着陆在月球背面的话很容易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信号无法直接传送到地球,也无法进行实时通讯,只能够通过中继卫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为了能够在月球背面建立通讯,在发射嫦娥六号之前就发射了中继星鹊桥二号,为嫦娥六号提供通讯功能。

美国很早就开始了航天计划,可到现在为止它探月的着陆点基本在月球表面,也就说我国嫦娥六号的着陆难度堪称世界之最,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人探索月球背面。

嫦娥六号全重达到了八吨,其中轨道器能够让嫦娥六号安全的来返地月之间,着陆器就是字面意思,帮助探测器安全到达月背并进行采集月壤的工作,上升器则是保护珍贵样本的地方,返回器就更好理解了,可以让月壤成功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我国能送嫦娥六号上天的火箭只有长征五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胖五”,没有它嫦娥就不可能上天。

南极-艾特肯盆地

为什么会选择南极-艾特肯盆地呢?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长达2400公里,是月球目前最古老和最大的撞击坑,比起月球的表面,更显得古老而深邃,也是我们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的最佳场所。

科学家推测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的时间大约在39亿年前,它的存在是月球形成和演化的重要见证,我们或许可以在其中探索月球起源的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还有月球上最古老的“土”, 嫦娥六号挖出的每一粒土壤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揭开月球历史的一页,对我们来说这里更加重要。

除了极高的科研价值之外,这里的地理环境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月球南极,这里的光能源十分充足,高达96%以上的地方有光照,有足够的光照就意味着温度稳定,不会过于寒冷,也不会产生突变,基本维持在零下6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有一小部分常年见不到阳光,但也有科学家认为在内部有可能存在水冰,只要有足够的水资源,人类或许可以在月球建立栖息地,而月球南极就是最好的选择。

基于以上条件,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想在月球南极建立月球基地,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现在月球南极建立基地并不现实,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我们对月球南极的条件多了解一些总没有坏处,毕竟想建基地就需要先看看地质条件达不达标,这也是我国嫦娥四号和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南极登陆的原因之一。

嫦娥六号“挖土”难在哪

采样是嫦娥六号任务的关键,“铲子”要经受月面的高温,探测器还需克服测控通信、光照条件以及电源供应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确保采样任务的顺利进行。

除了这些之外,采用何种方法也是一种难题,科学家因为这件事还专门找了地质学家探讨,最终采用机械臂和钻取两种“挖土”方式。

科学家对于机械臂的设计十分巧妙,功能还能全面,能够轻松应对月球表面各种复杂的土质环境,因为它具备了挖土、铲土、夹土三种强大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钻取可以采集到月球地下约2米处的土壤,它的内层还精心设置的小软袋,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土壤收纳器”,一边随着钻杆的深入而不断钻进,一边将挖掘到的土壤收入囊中。

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钻探的效率,又避免了土壤在钻探过程中的散失。

除此之外,随着钻杆的不断深入,不同深度的土壤还会被层层分开,这样的设计,使得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月球不同深度的土壤成分与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机械臂和钻杆是我们探索月球深处的得力助手,可以帮助我们揭开月球深处的面纱,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种方法早在嫦娥五号就开始使用了,我们在这上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虽然采集的地点不同,但嫦娥六号的的采样上的难度与与嫦娥五号胡在月球正面采样的难度差不了太多。

真正困难的是嫦娥六号降落,采样都需要中继卫星的帮助,而我们早早的就发射了鹊桥二号,但更大的困难在于嫦娥六号进入正确轨道只有一次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嫦娥六号进入环月轨道之后,需要等待20天左右的时间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一旦错过无数人的心血就白费了。

虽然嫦娥六号在航天领域已经突破几次关键技术,但在技术实施阶段还有不少的困难

月球上低洼平坦的地区几乎全在月球的背面,我们称之为“月海”,这里也是嫦娥五号曾经降落的地方,相比较月球背面,这里安全降落的可能性要大。

可月球背面地形很崎岖基本没有大型月海,也就是说探测器降落的位置要比正面要少很多,复杂的地形,未知的探索区域很容易造成探月任务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类航天历史上,因对复杂地形缺乏正确认知导致任务失败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苏联曾经发射的“月球-15”。

不过,中国的鹊桥二号可以在嫦娥六号飞行的过程中提供轨道测量的帮助,如果嫦娥六号的飞行轨道发生偏移,鹊桥二号可以及时提醒和修正,保证飞行器安全着陆。

也就是说,鹊桥二号不仅仅是中继卫星还是一个测控站,为了保证嫦娥六号顺利着陆月球表面,中国科学家连修正轨道偏移的手段都想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中国科研所做的一切并不意味着嫦娥六号一定成功,最大的困难在于安全实现对接。

前文曾提到嫦娥六号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在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和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对接时对轨道的要求十分精准。

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对接的失败,更何况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在绕月轨道上的飞行速度,高达一千六七百米每秒,很容易造成对接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成功带回月球背面土壤,对我们意义重大,因为在2021年,我国科学家仅凭0.15克月壤,就推断出月球岩浆活动结束的时间,推迟了9亿年左右

这次嫦娥六号在南极-艾特肯盆地所采集的月壤要是与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不同,无疑于一颗 “重磅炸弹”,人类对于月球的认知究竟到达何种地步,都值得我们关注。

20年前我国开始了月球探测工程,20年的时间,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嫦娥一号开始书写了属于中国航天的篇章,再到嫦娥四号将中国的探月工程推向了新的高度,我国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现在嫦娥六号,如果成功,中国将创造无人探索月背的历史。

说到这里,不少人好奇中国未来探月工程由那些打算?

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左右发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月球南极进行环境和资源探索,希望能在月球南极找到水资源,打算将嫦娥七号,八号与鹊桥二号初步组成中国月球南极科研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更多网友关心的是中国载人月球项目什么时候开始,毕竟美国已经在上世纪60、70年代实现了“人类的一大步”。

面对网友的热情追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我国载人月球任务已经开始实施,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也在月球留下属于中国人的脚印。

中国20年的的探月工程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探索宇宙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我们相信中国航天会取得更高的成就,也会将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2024-05-03,《嫦娥六号首次到月球背面“挖土”,难在哪?》
澎湃新闻,2024-05-03,《首次月球背面取样,“嫦娥六号”任务看点有》
中国青年报,2024-05-09,《“刹车”成功 嫦娥六号实现绕月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