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速览

四电子氧气还原反应(ORR)在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可持续能源装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受限于高的过电位和缓慢的动力学过程,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目前,最先进的ORR电催化剂大多基于昂贵的贵金属材料,然而其耐久性差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严重降解。基于铂、钯、铁、钴和其他廉价金属的催化材料虽然已被广泛研究,但仍旧无法满足能源设备的实际要求。

高性能电催化材料的制备对推进催化和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多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索和设计晶相稳定的高性能电催化剂材料。然而,亚稳相材料往往在体相材料界面结构或低温等特殊条件下获得,可能提供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表面。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杨明辉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发现了亚氧化锆Zr3O高性能催化材料。该相在Zr-ZrO2界面形成,但在实验Zr-O相图中并未出现或报道。其氧还原反应(ORR)性能优异,超过商业Pt/C和大多数已报道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该催化剂还具有高的普适性和可调性,最优样品的半波电位(E1/2)达到0.914 V,在2万个电化学循环后仅减少3 mV。采用该材料作为阴极的锌空气电池(ZAB)具有241.1 mW cm-2的高功率密度,并能稳定工作超过50天,展示了实际应用的潜力。亚氧化锆催化材料的发现表明,难以稳定的相或界面可能为发现高性能电催化剂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2404374)。

图文导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a)Zr-Zr3O/NC的制备示意图。(b)Zr-Zr3O/NC的精制X射线衍射(XRD)图、(c)晶体结构模型、(d)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DDF-STEM)和(e)相应的元素映射图像。ZrO2和Zr-Zr3O/NC的(f)Zr 3d和(g)O 1s的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图。(来源:Angew. Chem. Int. Ed.)

XRD精修谱图显示Zr3O具有空间群为R-3c的六方晶体结构。尺寸约为3 nm的亚氧化物Zr3O纳米颗粒均匀嵌入氮掺杂碳(NC)基底中并在其周围存在高度分散的Zr单原子。EDS图像清晰地显示Zr和O元素高度重叠,此外XPS也观察到O-Zr-N和Zr-O键的存在,证实了Zr3O的成功合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a)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b)塔菲尔图;(c)基于NC、Zr/NC、Zr-Zr3O/NC和Pt/C(20wt.%)样品的旋转环盘电极(RRDE)数据的电子转移数和H2O2产率;(d)Zr-Zr3O/NC在0.6~1.0 V(vs. RHE)范围内循环10000次前后的LSV曲线;(e)Zr-Zr3O/NC的4电子(4e)氧还原反应(ORR)中间体结构示意图和(f)Zr-Zr3O/NC的差分电荷密度图。黄色和青色分别表示电荷积累和耗尽;(g)Zr-Zr3O/NC的Zr和Zr3O位点2e-和4e- ORR的吉布斯自由能图;(h)决速步(RDS)的吉布斯自由能比较。(来源:Angew. Chem. Int. Ed.)

Zr-Zr3O/NC电催化剂具有优异的ORR活性和低的H2O2产率。DFT计算进一步证实在Zr和Zr3O位点的4e- ORR途径的热力学条件都优于2e- ORR途径,说明发生的是O2还原生成H2O的4e-过程。Zr3O位点的决速步骤的自由能要低于Zr位点,这表明ORR更有可能发生在Zr3O位点。上述结果有力地证实了Zr3O纳米颗粒是主要的催化ORR活性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a)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b)0.85V时的半波电位(E1/2)和动力学电流密度(JK);(c)塔菲尔图;(d)基于Zr-Zr3O/NC、Zr-Zr3O-Fe3C/NC和Pt/C(20 wt.%)样品的旋转环盘电极(RRDE)数据的电子转移数和H2O2产率;(e)Zr-Zr3O-Fe3C/NC在0.6~1.0 V (vs. RHE)范围内循环20,000次前后的LSV曲线,(e)中的插图显示了在氧气饱和的0.1M KOH中以0.7V (vs. RHE)、1600 rpm下的i-t曲线;(f)Zr-Zr3O-Fe3C/NC和Pt/C(20wt.%)催化剂的抗甲醇交叉测试。插图显示了测试前后的电流对比;(g)Zr-Zr3O-Fe3C/NC的差分电荷密度;(h)Zr-Zr3O/NC和Zr-Zr3O-Fe3C/NC沿Z轴的平面平均电子密度差;(i)Zr、Zr3O位点的氧吸附能和(j)Zr-Zr3O/NC和Zr-Zr3O-Fe3C/NC的态密度(DOS)。(来源:Angew. Chem. Int. Ed.)

为了证明Zr-Zr3O/NC的普适性和可调性,作者引入了研究广泛的Fe3C纳米粒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催化性能。Zr-Zr3O-Fe3C/NC的ORR性能明显优于Pt/C,其E1/2为0.914 V,远远超过后者(0.834 V)和其他不同铁含量的参考催化剂。在0.85 V时,动力学电流密度(JK)显著增加,与Pt/C相比达到37.3 mA cm-2。引入Fe3C纳米粒子进一步优化了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使塔菲尔斜率降低到69.8 mV dec-1。计算得出的n表明,Zr-Zr3O-Fe3C/NC遵循4e- 途径将O2还原成H2O分子,而低的H2O2产率也证实了这一点。经过20000次连续循环后,Zr-Zr3O-Fe3C/NC的E1/2值(3 mV)和JK值(3.34 mA cm-2)的衰减都可以忽略不计。i-t曲线进一步证实了Zr-Zr3O-Fe3C/NC的显著耐久性,该曲线显示,Zr-Zr3O-Fe3C/NC在工作80小时后电流密度仅下降了8.8%,而Pt/C在工作20小时后仅保留了其初始电流密度的79.8%。DFT计算显示,Fe3C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强了界面上的电荷转移以及Zr和Zr3O位点上的O2吸附能力。此外,费米能级(Ef)从-1.14 eV上升到-0.92 eV,这可能是由于Fe3C的特殊贡献电子特性,导致电荷重新分配并影响Ef能级的位置,从而改善ORR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a)放电极化和功率密度曲线;(b)最近开发的先进锌-空气电池(ZABs)与该研究工作之间的开路电压(OCV)和峰值功率密度比较;(c)ZABs的比容量曲线;(d)以Zr-Zr3O-Fe3C/NC和Pt/C为阴极的自制ZABs的长期恒流充放电循环曲线。(来源:Angew. Chem. Int. Ed.)

Zr-Zr3O-Fe3C/NC催化剂作为阴极展示出可靠的锌-空气电池(ZAB)实用性。基于Zr-Zr3O-Fe3C/NC组装的ZAB开路电压高达1.524 V,远高于基于商业Pt/C的ZAB。同时,该催化剂还具有高的比容量和长达50天的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为开发基于亚稳相材料的新型催化材料体系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总结与展望:

总之,本工作发现亚氧化物Zr3O是一种高效的ORR活性中心催化材料。基于Zr3O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和耐久性,并遵循几乎理想的4e-氧气还原途径,是一种可替代Pt/C的前景广阔且价格低廉的催化剂。已在金属-空气电池等能量转换设备中的耐久性测试中得到证实,表明了其卓越的实际应用潜力。这项工作将为发现基于亚稳相或其他难以获得界面相的新型催化材料体系开辟全新的研究思路。

论文信息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Reduction Using Metastable Zirconium Suboxide

uashuai Hu, Zhihang Xu, Zhaorui Zhang, Xiaohui Yan, Ye Zhu, J. Paul Attfield, and Minghui Ya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04374

通讯作者简介

杨明辉,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从事固体功能材料研究工作。2013年12月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气湿敏传感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稀土催化与过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The Innovation学术编辑、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Electrocatalysis编委。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固体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构效关系研究及相关材料在催化和传感领域的应用,共发表SCI期刊论文260余篇,包括部分主要成果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在Sci. Adv., Nat. Mater., Nat. Chem., 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Chem. Soc. Rev.等期刊,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PCT国际专利1项),H因子55,5年内引用668次。

http://faculty.dlut.edu.cn/yangminghui/zh_CN/index.htm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杨明辉教授气体监测与环境催化研究团队(课题组主页:https://www.ameclab.com/),因团队发展需要诚聘海内外优秀博士后3-4名,随时申请、随时审议、随时进站。根据个人意愿和成果,出站后可选聘为本校教学科研岗位人员。

岗位名称:博士后/研究助理

一、招聘方向:

1)理论计算及固体化学方向:

固体材料表面吸脱附、电子结构、反应动力学模拟等;晶体结构解析、中子衍射、同步辐射数据解析;

2)气体传感及监测方向:

气体传感材料与器件(新型气体传感器的设计、开发、制备及其在安全、环境和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集成电路设计及设备研发(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统、仪器仪表等相关设备的开发)。

3)环境催化方向:

高活性长服役寿命的碱性/PEM电解水/海水制氢电极材料开发;实际工况下电解水/海水催化剂与膜电极失效机制研究;高选择性电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及环境/海水污染物降解的催化材料及反应器开发。

二、应聘条件:

1)能够全职在大连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申请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不超过3年。

2)化学、材料、环境工程、电子信息、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等相关专业;

3)具备气体传感器研究背景或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经验者优先,包括敏感材料设计制备、传感器的设计以及数据库分析经验等方面。

4)新型气体传感器设计,气体传感器系统集成、通讯和数据分析;精通传感器电路设计,系统软硬件研发经验者优先。

5)具有纳米材料、电催化与电解水/海水制氢、原位谱学、机器学习等领域的丰富研究背景,已取得突出创新成果;

6)有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和执行力,有突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岗位薪资福利待遇:

1. 薪资待遇体系

1)聘期3年,考核目标明确,全口径工资25-30+万/年(不含科研提成和团队绩效);

2)出站后,留连工作并认定为大连市青年才俊,可申请安家费30万*;

3)出站后,留连工作并认定为“兴辽英才计划”博士后,可获30万奖励*;

4)出站后,优秀博士后推荐申请大连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或副教授,可获安家费50-100万*(*地方政策请以最新文件为准)。

2. 福利待遇

1)按照学校预聘师资进行管理,享有学校教职工同等福利待遇,如用餐补助、健康体检等;

2)解决子女入托、入学,提供大连市最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

3)优秀出站博士后可申请学校教师岗位。

3. 特别支持计划

1)面向境内博士,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三年全口径工资90万元+56万元国家资助+8万元博士后基金资助;

2)面向境外博士&外籍博士,国家博士后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三年全口径工资180万元;

3)学校派出专项计划:给予额外生活补助,采用海内外知名教授双导师联合培育机制,将优秀博士后派出至国外优秀高校、研究机构研修。

其他信息可参考大连理工大学人力资源处网站(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博士后招聘公告):http://perdep.dlut.edu.cn/info/1103/5441.htm

四、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从大学起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联系方式等;

2)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应届毕业生证明、代表性论文、专利证明、获奖证书等可证明科研能力的相关材料;

3)2-3位海内外同行专家的联系方式与关系(面试通过后可提供推荐信)。

五、联系方式

请有意向者将应聘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至myang@dlut.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后申请-研究方向-当前单位-姓名”,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将尽快回复并安排面试交流,招聘长期有效。

课题组网站:https://www.ameclab.com或http://faculty.dlut.edu.cn/yangminghui/zh_CN/index.htm

邀稿

今天,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迎来“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为此,CBG资讯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研究、倾听故事、记录风采、发掘精神。来稿请联系C菌微信号:chembeango101

投稿、转载授权、合作、进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