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猪肉没以前好吃,是因为吃了饲料吗?中国农科院李文娟教授亲自证实,听完原因后,我彻底悟了

近些年在饭桌上,人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个声音那就是“现在的猪肉越来越不好吃了”,然而这真的是大家的错觉吗?

在老一代的记忆里,他们那时候的猪肉更加肥嫩鲜美。由于当时物资的限制就算不需要太多的调味料来增香提鲜,也能够让人食欲大开。

反观如今的猪肉吃起来总觉得寡淡了不少,失去了以前熟悉的味道。

对此,网络上逐渐传出了一种说法,认为猪肉不好吃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添加剂和肉猪所喂的饲料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人由此造谣,肉猪养殖会加入强行催长的药剂,吃了就会对人体有害。

尽管这一类的说法在网络上被大多部分人所认同,但是中国农科院的教授却道出了猪肉没以前好吃的真实原因。

2021年,58岁的农科院教授李文娟在同事和学生的共同建议下,一起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科普号。

尽管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李文娟仍旧希望以这样新潮的方式为大家带来科普知识,用有趣简短的语言来为百姓们破除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谣言”。

对于“现在的猪肉不好吃,是否和猪食用的饲料有关”这一问题,农科院的李文娟教授给出了一个准确又专业的答案。

其实现在的猪肉不好吃了并不是大家的错觉,不过这和猪吃了什么没有关系。猪肉香不香,好吃不好吃要看猪的肌间脂肪含量。

现在大家经常食用的猪肉就是市面上常见的长白猪,这种猪的肌间脂肪含量比较少,因此大家在食用的时候会觉得味道不够香。

而黑猪的肌间脂肪含量就比较多,它的口感更好,烹饪起来味道也会更香,所以如果大家想要享受实惠又美味的猪肉,可以选择将两种品种的猪肉混合来买。

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猪肉还有着“洋猪”和“中华土猪”的区别。

以前的时候,人们大部分都食用自己家养殖的本地土猪。一头猪想要长得壮实肥美,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到达150斤以上。

而现在市场上经常食用的白皮猪,也就是洋猪,并不是中国本地的品种。它们的成长周期极短,只需要喂养半年就能够长到300斤。

这样的生长周期差距让它们的口感变得大不相同,长时间喂养的中华土猪肌间脂肪含量高于白皮猪,香味更浓。

不过由于黑猪的养殖成本过高,因此它的售卖价格往往也高于洋猪,普通百姓购买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价格更加实惠的白皮猪。

除去这些客观因素,其实猪肉不好吃还有一个主观因素就是个人感受。

好不好吃本来就是一种主观体验。

从前的时候人们成年累月都难见到荤腥,过年的年猪养的壮实又漂亮,一年吃上一次,味道自然是绝佳,心中的感受也更为美妙。

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鸡鸭鱼羊猪牛各种肉类都端上了餐桌,曾经的罕见变为了常见,感受自然大不相同,吃得多了也不觉得多好吃。

(资料来源:为啥现在的猪肉吃起来不香了,没以前好吃,是因为吃饲料的原因吗——青瞳视角

为什么猪肉没有以前的好吃了?这真的不是错觉——湖南日报

59岁研究员辟谣农业假消息成“网红”!用大白话普及农业常识,来看她辟过哪些“耳熟能详”的谣——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