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化合物半导体杂志

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表示,随着近年来碳化硅(SiC)衬底需求的持续激增,降低SiC成本的呼声日益高涨,因为最终产品价格仍是消费者的关键决定因素。

在整个成本结构中,SiC衬底的成本占比最高,约为50%。因此,降低衬底部分的成本并提高其利用率尤为重要。大尺寸衬底因其成本优势而逐渐得到采用,并被寄予厚望。

据中国SiC衬底制造商天科合达计算,将4英寸衬底升级为6英寸衬底可将单位成本降低50%,而将6英寸衬底升级为8英寸衬底可将单位成本再降低35%。

同时,8英寸衬底可以产出更多芯片,从而降低边缘损耗。简单来说,8英寸衬底具有更高的利用率,这也是主要制造商积极开发8英寸衬底的主要原因。

目前,6英寸SiC衬底仍占主导地位,但8英寸衬底已开始渗透市场。例如,2023年7月,Wolfspeed宣布其8英寸晶圆厂已开始向中国客户出货SiC MOSFET,表明其8英寸SiC衬底已开始批量出货。天科合达也已开始小规模出货8英寸衬底,并计划2024年实现中等规模出货。

加速推进8英寸SiC衬底阵容

自2015年Wolfspeed首次展示样品以来,8英寸SiC衬底经历了7-8年的发展历程,近两年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上明显加速。

除了已经实现量产的Wolfspeed外,还有7家公司有望在今年或未来1-2年内实现8英寸SiC衬底的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投资方面,Wolfspeed继续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造John Palmour碳化硅制造中心(碳化硅衬底工厂)。该工厂将进一步推动衬底产能的扩大,以满足对8英寸晶圆日益增长的需求。

去年,Coherent还宣布计划扩大8英寸衬底和外延片的生产规模,并在美国和瑞典实施大规模扩产项目。在产品出口渠道方面,Coherent已获得三菱电机和电装的10亿美元投资,长期为两家公司供应6/8英寸SiC衬底和外延片。

总部位于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去年也在8英寸领域进行了投资,即与湖南三安半导体合作在中国建造一座8英寸SiC晶圆厂。三安还将配套建造一座8英寸SiC衬底厂,确保合资企业获得稳定的材料供应。与此同时,意法半导体也在自行开发衬底,其曾与法国公司Soitec合作,实现了8英寸SiC衬底的量产。

在中国制造商方面,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进入8英寸SiC衬底的出样阶段和小规模生产阶段。这些企业包括: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科友半导体、乾晶半导体、三安半导体、超芯星半导体、粤海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中国制造商正在研究8英寸衬底,如环球晶圆、东尼电子、合盛硅业、天成半导体。

目前,中国衬底制造商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已明显缩小。英飞凌等公司已与中国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如天岳先进和天科合达。从技术角度来看,差距的缩小反映了全球衬底技术的整体进步。展望未来,各制造商的共同努力有望推动8英寸衬底技术的发展。

总体来看,8英寸SiC衬底的整体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全球8英寸SiC晶圆厂加速扩张

随着衬底材料不断突破技术天花板,2023年全球新建8英寸SiC晶圆厂的数量达到新高。

据TrendForce称,2023年大约有12个与8英寸晶圆相关的扩产项目。其中,8个项目由Wolfspeed、安森美、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罗姆等全球制造商主导。意法半导体还与三安半导体合作了一个项目。此外,还有三个项目由中国制造商牵头,如泰科天润、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杰平方半导体。

从地区角度来看,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和东南亚等重点地区预计对新的8英寸SiC晶圆厂进行大量投资。目前,全球约有11座8英寸晶圆厂正处于建设中或计划建设中。

其中包括Wolfspeed的两座工厂(位于美国纽约州莫霍克和德国萨尔)、博世的一座工厂(位于美国罗斯维尔)、意法半导体的一座自建工厂(位于意大利卡塔尼亚)、意法半导体与三安的一座合资工厂(位于中国重庆)、英飞凌的一座工厂(位于马来西亚居林)、三菱电机的一座工厂(位于日本熊本)、罗姆的两座工厂(位于日本筑后和日本国富)、安森美半导体的一座工厂(位于韩国富川)、富士电机的一座工厂(位于日本松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制造商的扩张方向来看,2023年博世和安森美半导体的投资直接瞄准汽车SiC市场。意法半导体计划在意大利建设的8英寸SiC芯片工厂也瞄准了电动汽车市场。虽然其他制造商没有明确说明未来产能的目标应用,但当前及未来,电动汽车都是SiC的主要增长引擎,成为主要制造商扩产的焦点。

在电动汽车领域,800V高压平台已成为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800V平台需要电压更高的功率半导体元件,促使制造商开始开发1200V SiC功率器件。

从成本角度来看,虽然目前6英寸晶圆是短期内的主流,但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向8英寸等更大尺寸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未来电动汽车市场预计推动8英寸晶圆需求的持续增长。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转向8英寸晶圆对于SiC制造商来说是一个突破。据行业洞察,6英寸SiC器件市场已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尤其是SiC结势垒二极管(JBD)。对于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来说,利润率日益紧缩,预示着未来一轮整合重组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