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国家电网首个“绿电方舟”公益品牌展厅在丽水百山祖正式揭牌。

“2022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以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为主题的‘绿电方舟’公益项目。该项目立足濒危物种及栖息地生态环境特点,先后在浙江、福建和新疆等多地开展保护区零碳微电网建设、生态零碳观测屋搭建等工作,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绿电方舟”首先落地浙江。国网浙江电力在探索实践中逐步确立了“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用电设备的微电网建设”这一保护路径,以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破解山区海岛濒危珍稀物种保护过程中的电力供应难题。

在丽水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片区,国网浙江电力以珍稀物种——百山祖冷杉为主要保护对象,从庆元保护中心百山祖冷杉母株及育种基地消防、监测等用电需求出发,打造集天气、地理、GIS、电网信息等“天-地-网”多要素于一体的丽水全域电力系统一张图,建设生态零碳微电网,实现核心区域全时段100%“绿能”供应,并满足电网异常情况下,核心区2小时以上安全可靠供电。在“绿能”呵护下,百山祖冷杉已成功培育母树种子实生树83株,母树下自然萌发幼苗600余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丽水庆元百山祖双苗尖风力发电(周勇摄)

在宁波象山韭山列岛中华凤头燕鸥保护核心区,国网浙江电力建成50千瓦的光储一体零碳微电网,创新构建“陆岛互联、山海互补、主微网互动”源网荷储高效协同的绿电供应系统,充分满足了保护区内的中华凤头燕鸥监测与招引设备用电及驻岛鸟类保护专家的工作、生活用电。截至2023年底,象山韭山列岛共成功孵化中华凤头燕鸥幼鸟179只,占世界各繁殖地孵化总数的80%以上,最多同时观测记录到成鸟107只,种群恢复速度创下新的记录。

在浙江安吉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国网浙江电力推行绿色供电方案,以最优路径接入电源、最大效益满足小鲵繁育时期电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原本架空线路全部改为入地电缆,构建“绿色电网”,化解“生态”与“线路”之间的矛盾。依托独立零碳微电网的建设,解决了该自然保护区无法从山脚架线供电与无法实时监测安吉小鲵生存情况的难题,小鲵成功孵化率增加37%,野外存活率提高到70%。

据悉,国家电网“绿电方舟”公益品牌项目在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浙江台州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福建福州闽江河口自然保护区、新疆乌鲁木齐白鸟湖湿地均有落地。

经过3年的探索和发展,该项目不仅见证了新能源电力供应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道路上,探索出具有数智化技术的“绿电方舟”保护模式,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守护万物共生美好地球家园。

(洪瑜阳 季维娜 应沁町 陈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