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但其实在17至18世纪

中法两国就曾密切交往、相互借鉴

今天我们在钟表的滴答声中

聆听中法文化的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鸟会张嘴、摇头、摆尾

这只来自法国的自鸣钟唱《茉莉花》报时

这只铜镀金鸟音座钟富丽堂皇

铜镀金制成框架

圆塔形顶、四根立柱、狮爪状底座颇具西方特色

圆形钟表盘四周点缀的花卉由珐琅制作

色彩斑斓精致无比

在钟表盘上部还有一个“秘密花园”

高低错落的树木间有一只小鸟

双目有神好奇地看着世界

最神奇的是,每逢整点

小鸟可以按时鸣唱

还可以自如地张嘴、摇头、摆尾

钟内的八音盒也会演奏

固定的八套和弦乐曲之一

其中还包括中国古典名曲《茉莉花》

乾隆年间,英国使团为贺乾隆八十大寿来到中国,其间偶然听到了《茉莉花》这首歌,并将其翻译成英文,收入游记《中国旅行记》中。游记发行后,《茉莉花》渐渐在欧洲流行了起来,几乎成为高贵华丽的自鸣钟报时的必备乐曲。

如此制作精良的座钟

若不是身上有使用后的斑驳痕迹

你很难将它与

19世纪末、法国制造、清朝宫廷收藏

这几个词联系到一起

从贡品、购买到自制

清代“本土造”钟表已可媲美“进口货”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计时工具最早的国家之一

陆续发明了“土圭”“日晷”“漏刻”等计时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钟表的时代古人如何计时?看青铜漏壶的计时原理↑

自17世纪张满的风帆将西方的钟表送至中国

清宫内便开始大量收藏并制造机械钟表

目前清宫旧藏钟表主要有三个来源:

①英国、俄国、荷兰等国使团及传教士进献的礼品

使团不仅携带钟表作为礼物

还会带上钟表匠和机械师随行

△清佚名《万国来朝图》局部,1778年,故宫博物院藏。其中就有一位外国使臣手里捧着一座将要进献的时钟。

②通过设在广州的海关采购

18世纪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表进口国之一

其中一些钟表还是皇帝的“独家定制款”

在国外做好后运回

③清朝自己制造的钟表

康熙皇帝喜欢收集西洋钟表

后来宫内设制钟作坊“做钟处”

负责钟表的制作和维修

广州、福州、南京、苏州、扬州等地

民间钟表制造业也逐渐兴起

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钟表进献宫中

钟表精美程度甚至赶超进口货

△清木楼筒子钟,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此钟为清朝工匠制造

这些钟表个个装饰华丽、设计独特

将精密机械与中西方传统装饰工艺完美结合

融绘画、雕塑、音乐、机械等于一体

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均为世所罕见

滴答滴答

钟表这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钟表在中国传播和被认知接受的速度

是其他任何西方物品无法比拟的

钟表的输入不但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

还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产生不小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人们多通过具体情境来感知和表述时间

如“日上三竿”“一炷香的工夫”

而清末,小时、分钟已是国人常挂嘴边的词汇

而且人们可以将中西两种计时方式

相互转换、并存使用

△清孙温、孙允谟《全本红楼梦画册》,旅顺博物馆藏。在画册第25回中,就有自鸣钟的形象。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就有

“子初初刻十分”这种中西计时方法的并置混用

(“子初初刻”为传统计时,而“十分”则为西洋计时。“子初初刻十分”可以换算为23时10分)

《红楼梦》虽是小说

但体现出当时人对中西计时方法的转换使用

早已习以为常

这座100多年前来自法国的钟表

经过钟表修复师的修复

一度静默的齿轮重新转动

《茉莉花》的优美曲调又一次响起

我们得以领略百余年前钟表的高超技艺

感受中外文化的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