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受到过失眠的困扰。我们暂时先不讨论这组数据是否准确,但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中应该也有不少人遇到了失眠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宏韵中医出诊的吴庆光教授说,在《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中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在《灵枢.邪客》中写道:“......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暝。”

吴教授表示,中医认为,失眠的病症主要位于心脏,并涉及肝脏、脾胃和肾脏。如果人体自身脏腑功能运行正常且协调,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正常,则人的睡眠正常;反之,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

失眠有哪些证型?吴教授这样解释:

1. 心脾两虚证:

主要症状:失眠,入睡困难,或睡中梦多,眠浅易惊,醒后再难入睡,还伴有心悸、健忘、多思胆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身体乏力、肢体倦怠、饮食无味、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多由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或平素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引起的失眠,入睡困难,或睡中多梦且健忘,心脉失养出现心悸,气血不能上达则发生头晕目眩,脾胃虚弱表现为饮食无味、身体乏力、面色无华与便溏。

治疗方向:益气养血,补心安神。

2. 心胆气虚证:

主要症状:失眠多梦,入睡困难,眠浅易惊,胆怯心悸,心神不安,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

病机:多是因暴受惊恐、情绪紧张或禀赋不足导致的心胆气虚,心虚会引起心神不安,胆虚会导致易惊,因此出现多梦易醒、心悸易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色淡,脉细,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治疗方向: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3. 肝郁气滞证:

主要症状:失眠梦多,入睡困难,眠浅易惊,胸部满闷,口苦嗳气,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暗苔薄白。

病机:多为情志不遂、肝失条达、胆腑失和、气机不利上扰心神、横逆脾胃引起的失眠梦多,胸部满闷,口苦不思饮食,大便不畅,舌暗苔薄白。

治疗方向: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吴教授说,失眠的类型很多,在失眠发作时症状也各不相同,一般可以通过症状的区别进行辨别。大家可以从上述常见的3种证型中找到自己的类型。如果长期被失眠困扰,可以考虑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摆脱失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