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新快报记者5月12日获悉,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四港”联运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广州将全面建成畅通全市、直通湾区、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全球“四港”联运标杆城市、国家级枢纽型经济示范区。

推动交通“流量”变经济“留量”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广州拥有连接全球的超级空港,长盛不衰的世界级海港,辐射全国、联通东南亚、衔接亚欧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港以及华南地区最大的公路枢纽。如何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集聚辐射优势,推动交通“流量”向经济“留量”转变,是广州的时代命题。

围绕机场枢纽核心建设发展,完善空港、海港、铁路港、公路港“四港”一体化联运功能,广州市编制《规划》。根据计划,2025年,广州将初步建成一体融合、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互联的“四港”联运发展体系,枢纽港站、通道网络和集疏运体系基本完善,“四港”一体化、集约化、人文化、复合化水平明显提高,枢纽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全球多式联运发展先锋城市、国家级枢纽型经济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到2035年,全面建成畅通全市、直通湾区、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全球“四港”联运标杆城市、国家级枢纽型经济示范区,旅客联程运输更加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更加经济高效,枢纽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实现“全球 12312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完善基础网络推动陆海天网互通

基础设施硬联通,是实现“四港”联运的基础。《规划》提出通过完善空港、海港、铁路港、公路港等基础网络设施,构建“四港、十廊、三路、三带”联运架构,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

除了加强枢纽之间的联动,枢纽与产业也需要齐头并进。为此,《规划》明确加快港产联动,打造枢纽型经济示范区。根据规划,广州将围绕空港、海港、铁路港,构建“3+5+4”临港产业体系,形成“大交通”“大物流”“大智造”“大商旅”发展新格局。

“四港”联运不仅要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更需要创新政策、制度、规则、信息之间的“软联通”。

在提升联运信息共享水平方面,按照《规划》,广州将推动建立四港联运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公路水路客运班次信息、铁路旅客列车运行信息、民航航班信息共享,实现班次(车次、航班)座位信息、车(航)运行状态、行李状态信息等深度互通和共享。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