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热点。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争论点之一。赞同的人说,魏延奇谋可定关中,惜乎诸葛亮不用,错失大好时机。反对的人说,此计太玄危,成功概率太低,幸亏诸葛亮不用。我个人的意见是,不管此计用与不用,诸葛亮、魏延都没有错。魏延献计是本分,诸葛亮采纳不采纳是应该,没有谁对谁错之说。

但我们还是要剖析一下这个“子午谷奇谋”的本质,看一看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这个计策,也看一看魏延对蜀汉的赤胆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延与诸葛亮

二、《魏略》中荒谬的“子午谷奇谋”。

这个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在《三国志蜀书十魏延传》的注释里写得很清楚,引自《魏略》,陈寿对这个注释未知可否。原注为:

魏略曰: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我看这个奇谋,也对这个计策不认可。尤其是看到里面魏延说的,曹魏的长安守将夏侯楙胆怯无谋,听到魏延到来就会逃跑,不禁哑然失笑。你魏延以为自己是谁呀,能够把别人吓跑。就算夏侯楙胆小,他手下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胆大的?当年关羽威震华夏,曹仁想弃樊城而走,不也被手下拦住了?你魏延又不是关羽,哪里来的自信?

然后,你魏延带领五千精兵,五千民夫,就想拿下长安,还准备守到诸葛亮到来。长安那么大,你魏延几千人如何守?怎么能够守住?

不要说诸葛亮,任何人看了这个所谓的“子午谷奇谋”,都会认为魏延是痴人说梦,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三、魏延真正的“子午谷奇谋”。

但魏延何许人也?魏延很早就带领自己的部曲追随刘备,跟着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当刘备入蜀时,身边带的大将就是黄忠魏延两人。可见对他信赖之深。而后来选汉中太守的时候,刘备在那么多将领中,单单提拔了魏延。可见对魏延的军事才能的认可。魏延守汉中十年从未有失,后来他死后,蜀汉按照他的守卫方略也没有出过任何差失。

我们想想看,这样的魏延会提出这么低级的建议吗?怪不得陈寿把这条只是列在注释中,不做评价,《三国志魏延传》的正文只是这么说的。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

我认为,才是真正的“子午谷奇谋”的真相。魏延的真正的目标是在潼关,而不是长安!魏延为什么要把目标定在潼关?这是因为潼关的重要的军事地位决定的。潼关是连接曹魏东西方的枢纽。如果占领潼关,那么就会隔断曹魏东西方的联系。使得曹魏的中央机动兵团无法增援关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延的一万人守长安是不敷用的,而守地势险要的潼关还是能够守住一段时间的。这样,曹魏的张郃的中央机动军团要不先攻下魏延据守的潼关,要不就只能从山西渡黄河,否则就不可能赶到关中前线。这就给诸葛亮带来了充足的时间来攻略关中。

有人要拿魏延走子午谷困难作为计划的借口,但是,正史上并没有专指魏延走的就必须是子午谷,只是讲的是异道。依我看,魏延驻守汉中十年,这个建议在他脑子里面思考多年了,所有的计划都应该安排得很周密了。这从他对关中的形势,对方将领的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说,他说能够偷袭占领潼关,就一定能够占领潼关。

至于如何占领潼关的详细方案只有他和诸葛亮两个人知道,别人不会知道。后来他们两个一死,这个具体的方案就埋没在历史里了。《魏略》里面的“子午谷奇谋”不过是主观猜测而已。

四、魏延和诸葛亮的战略与战术分歧。

而诸葛亮却拒绝了魏延的方案。诸葛亮的方案是什么呢?主力出祁山,安取陇右。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和魏延的战略意图的分歧和战术的差别了。

诸葛亮的方案是先占陇东高原,然后依托陇东高原的地势优势,吸收陇东的人力物力攻略关中。这个方案实际上采取的是按部就班、步步蚕食的方针。

按照这样的战略方针,即便是诸葛亮达成了占领陇东的目的,下一步攻略关中依然是难以成功。诸葛亮会陷入和曹魏军的拉锯战,战争会旷日持久,难分胜负。诸葛亮的战略就是采取持久战的战略,而战术上采取的是死板的硬碰硬的战术。以弱小的蜀汉和曹魏打持久战,困难重重。以至于有人质疑诸葛亮只是虚张声势,以攻代守。

而采取魏延的战略,可能会一举解决关中问题。最少也会达成占领陇东高原的目标。当时曹魏在关中毫无戒备,兵力稀少。诸葛亮一出兵,就有三个郡投降。剩下的郡说一个月曹军援兵不到就投降。魏延占据潼关,曹军的援兵根本不可能一个月抵达陇东。这样,在这段时间里,诸葛亮可以用绝对优势的兵力,从容占领整个陇东和一部分关中甚至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