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凤凰网和星岛日报网星期二(5月7日)报道,丘成桐4月30日做客华中科技大学,发表“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演讲。

丘成桐大胆地表示中国数学界的水平距离世界领先地位还有很大的距离,甚至不及美国在1940年代的发展程度。

他强调数学不仅是物理学和所有工程理论的基础,而且对于任何寻求现代化并立志成为科技强国的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他指出,中国评估奖项和晋升大部分意见由国内同行决定,而重要学者年纪偏大,往往因循守旧。在此背景下,年轻学者会继续因循守旧,逐渐和世界前沿发展脱轨。

丘成桐又批评,中国引导学者做学问的方法太过注重物质奖励,没有照顾到学问本身的成就。年轻人不敢去做最前沿的学问,因为部分评委不懂这些前沿学问,也怀抱私心,他们恐怕前沿学问在中国流行以后,自己没有一席之地。

他在演讲中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丘成桐是世界上首位华人数学家,也是获得国际数学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华人。作为在哈佛大学退休后受聘于清华大学的讲席教授,他的观点引起了公众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去年2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会见了丘成桐,强调了科技创新和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的支撑,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我们应尊重科学规律,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扎扎实实打牢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