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退休老干部67 文:晓宁 图:来自网络

同事老周觉得自己一辈子活得太憋屈,真实的原因有两个:

一,娶了自己不喜欢的老婆。二,老婆生了五个女儿,没有给他生下个传递烟火的儿子,让他老周这一支绝了根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周一辈子都没看上自己的老婆。老周年轻时可是一表人才,浓眉大眼,四方脸高鼻梁,唯一的缺陷是个子稍矮了一些。

老周十几岁时,他哥哥和一众热血青年组建了地下抗日组织,老周也参与进去,帮大人们传递个信息啥的。

他经常去刘家洼给一个大哥家里送信,那位大哥是他们那个组织里的头头。去得勤了,他与大哥家的几个妹子混得很熟,尤其与他家的三妹妹很是投缘。

打仗总是会有伤亡的。在打日寇的时候,老周的哥哥不幸牺牲了。那以后刘家洼的刘大哥,对老周和他的家人十分的关照。

解放以后,刘大哥去了县里工作,还一直关心着已经成年的老周。他给老周安排了在乡里的工作,还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老周。

老周当时非常高兴,他心里早就把与刘家三妹喜结良缘这件事情,憧憬了不知多少次了。听刘大哥说把亲妹子许给他,他觉得比给他安排工作还高兴,赶紧鸡啄米般地点头答应了。

可是听到刘大哥说,大妹已经成家,三妹也已经许配给他一个战友。要嫁给老周的是二妹妹,老周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把头耷拉下去了。

与刘家几个姑娘接触不少,他最喜欢三妹的沉稳干练,最讨厌二妹的话多和自以为是。

每次他去刘家,那个二妹都会追着与他搭话。该问的不该问的她都要问问,话多还没有啥分寸。很多时候总觉得她比任何人都聪明,总觉得自己有先见之明。其实,大多时候,她是啥都不懂装懂。

老周不喜欢二妹,甚至有些讨厌她。可是看看自己这个家,穷的底掉,人口多劳力少。好姑娘也不会看上自己这样一个穷光蛋。再说,看在刘大哥这么多年的照顾之恩,老周也不好意思驳了这个面子。

老婆娶回来了,果然如老周所料,她还是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在家在外,嘴巴都是不停的说,有用没用的一顿侃,让别人都没有机会插一句嘴。

老周烦透了,可是又拿她没办法,骂过也打过,她还是那样子。

那时候老周奶奶还在世,经常在他耳朵根下唠叨,好与不好,摘到篮子里都是菜,退又退不回去了!赶紧让她多生几个崽儿,给咱老周家续上根儿才是老正经!哥哥牺牲,老周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丁,传宗接代的任务就都落在他的肩上。

带着奶奶交代的任务,老周挺卖力气。可是老婆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一色的都是女儿。而且生完第五个女儿以后,无论老周再怎么努力,老婆的肚子都不再有任何反应。

老周有郁闷无处去诉说。他工作的地方,就在小姨子三妹所在村子里。三妹嫁的孙大哥也是当年哥哥一起打拼的战友,当年,孙大哥刘大哥和老周亲哥,被人称之为他们小分队的三驾马车。哥哥牺牲以后,孙大哥对老周一家也是照顾有加。

孙大哥在城里工作,每次回来都会喊老周去家里吃饭。老周每次去,都会在心里把自己老婆和小姨子对比一下。一个妈生的闺女,差别咋那么大呢?自己老婆性格上不讨喜也就算了,干活儿还不如她这个妹妹。

那时候人们的穿戴,包括袜子,都是女人手工出品。孙大哥穿出来的衣服鞋袜,件件工整精致。而老周的穿戴,却都是粗针大线不忍直视。

老人们有种说法,衣服看纽袢,鞋子看鞋底。意思是说,女人活儿细不细,要看衣服上盘扣打的好不好缝的正不正。鞋底子要看粘的齐整不齐整,鞋底做的狗啃的一样,那肯定是个拙老婆。

有时候老周实在憋屈了,也会趁几分酒气,跟孙大哥抱怨自己老婆几句。其实,他由衷地希望,这个听众是小姨子三妹。

三妹是个有心人,她也曾经对老周暗生情愫。只是哥哥做主,将她许配了孙家,她只能把对老周的情谊深藏于心底。

她对老周娶了二姐的委屈是非常能理解的,自家姐妹啥样子,她一清二楚。可是,这也许就是命吧,他们都无力扭转。

每次老周当她面儿诉委屈时,她都心生怜悯,却不好言说什么。她只能默默的帮二姐揽过来一些针线活儿,尤其老周的一些衣服鞋袜的,她自己受累用心帮他做做,让他也穿的体面一些。

都说“好人不长寿”,不知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妹在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得了月子风,孩子还没满月,她就去世了。

三妹去世不到半年,在县里已经有了一定权力的孙大哥就再婚,娶了一个女干部。他工作忙,加上有了新的家庭,回来操心一儿一女的事情就很少了。

俩孩子跟着奶奶过,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老周一如既往的关照着俩孩子,他心里想的是让三妹九泉之下能放心。他经常利用下乡时间过去探视孩子们,带点吃的用的。三妹没了,二姐活儿再粗糙,也没人嫌弃了,三妹俩孩子的针线活儿都落在了她的手上。

孩子们逐渐长大,老周有了一个想法,她自己的大女儿与三妹很像。模样像,性格像,做活儿的细致精巧也像。他想把大女儿嫁给三妹的儿子,让那个孩子得到好点的照顾。

他还另外有点小心思,孙大哥再娶的老婆,又生了一儿一女,家里这个亲外甥若娶了自己闺女,让他入赘自己家,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那时候人们对于近亲结婚还没有科学的认识,二姐也不反对这件事。只是三妹的儿子比自己女儿小三岁,俩孩子愿意吗?事情摆到桌面上了,两家的大人都没意见,外甥也没意见。

老周的女儿桂花不太同意。但拗不过大人,还是同意处处看。虽然从小一起玩到大,彼此了解,做夫妻是不是性格合适,桂花说相处了以后再说。

桂花带着照顾表弟表妹的任务经常出入三姨家,时间长了,她发现表弟脾气不好,还有些任性,她开始犹豫不决了。跟父母说过几次没得到他们的允许,她自己偷偷把三姨夫之前给的衣服料子等见面礼定亲礼,原封不动的退了回去,从此断绝了与三姨家的联系。

桂花性子倔强,认准的事情爹妈也拿她没办法。可是,有时候命运好像真是前世注定的。

桂花退了亲,媒人就接二连三地上门了。姑娘长的漂亮,又手巧,盯着她的人家不少。介绍的有当兵的,有煤矿工人,也有民办教师。各个条件都不错,可是桂花相看以后,总能找出点不如意的地方。

这一拖再拖,桂花就拖到了二十五六,那年头,这岁数就算是老姑娘了。桂花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性子,看了好几个,相比之下觉得还是三姨家的日子好。至于表弟,虽然脾气不好,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桂花同意再续前缘,对于父亲想招赘的想法她不同意,她说,姐妹五个呢,你们选别人吧!她知道入赘女婿不好当,哪怕是亲连亲,这个角色也会被人瞧不起。她不想自己的男人低三下四活得没有尊严。

结婚以后,桂花尝到了苦头,连续几次怀孕都保不住胎。公公在县里医院找了好大夫帮忙诊治,大夫一句话说得全家人冷汗直冒。大夫说,百分之百的是近亲联姻的关系。

当时桂花都泄了气,想离婚成全男人,让他另外找个合适的老婆。可是男人说啥不干,说孩子爱有没有,这个家已经离不开你了。

又过了两年,桂花终于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子,一家人的心才放进了肚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不仅健康,也争气,读书很用功,高中毕业考入北京的大学,参加工作以后娶了大学同学为妻。可是,结婚以后,与父母当年一样,也是几年没有孩子。最后,做试管婴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再回头说说老周,大女儿拒绝招赘,她给二女儿春花选了个女婿招赘进来。春花性子随了她妈,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却不像她妈说话不着调,不懂装懂,是个老实人。

老周选择给二女儿招赘,是自己老母亲的主意。奶奶说春花这性子,嫁到别人家,准是个挨欺负的主儿。招个女婿回来,在咱们自己眼皮子底下,咱自己能护着她。

春花女婿不是个踏实做事情的人,老周一直对这个女婿不太中意。唯一庆幸的是,春花生了俩小子,都随了老周家姓,女婿没有怨言。

老周看不上老婆,对女儿们都很好,好到孩子们都有自己主意,不太听老周的管束和要求。

老三秋花,是家里第二个像三姨的闺女,老周对这个闺女也抱有期待。可是,秋花刚满十八,就自己给自己找了对象。对象住老周北边斜对门儿,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不太好,那男孩子还因麻痹症导致腿瘸。虽然瘸得不太厉害,但走路还是很明显的有问题,干活儿也没多大力气。

三闺女看中了男孩子那张帅气的脸,和他会哄人的嘴。老周不同意这门亲事,秋花给他来了个先斩后奏,生米煮成了熟饭,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秋花女婿如今刚六十出头,就因为腿脚不利索干不了啥活儿了。幸亏只生了俩闺女,没有买房娶媳妇的压力,日子凑乎过着。

老四梨花是家里念书念的最好的,模样却取了爹妈的缺点,长的有点丑。考了个中专,毕业分配到县里医院做了药剂师。

那年头工作还没有贵贱之分,有人介绍她认识了百货公司售货员。售货员来自农村,顶替父亲接班参加的工作。俩人文化层次不一样,没有共同语言,日子过得磕磕绊绊。

可能是夫妻关系不好的缘故,梨花心里郁闷,迷上了打牌。从小玩小闹开始,直到后来借了高利贷。要债的经常搅闹的家里不得安宁,最终惹怒了男人,与她离婚走人了。

梨花离婚的时候,老周已经去世几年。没看到闺女离婚,但为他们夫妻吵架闹气没少操心。还活着的老周老婆,孩子们从小就拿她不当回事,闺女离婚手续办完了才通知她一声。

现在,梨花已经退休。拿着不低的退休费,手里不仅没有积蓄,还有一屁股的债。梨花离婚的时候,男人净身出户,一套老旧房子留给了她,十六岁的独生子也留给了她。她白天工作晚上打牌,对青春期的儿子很少关心,孩子等于散养长大。

孩子还不错,没有因为爹妈不管而学坏。上了个技校,毕业后与人合伙儿做点小买卖。去年听说,那孩子自己付首付买了房子。孩子跟他姨们说,房子买在哪儿不让他妈知道。等房子弄好了直接搬走,从此与他妈断绝关系。

梨花比儿子更狠,姐妹们说她该收收心好好照顾儿子了,二十七八的人还没讨到老婆多糟心啊!她说,娶不上媳妇儿更好,我啥心都省了!气得姐姐妹妹都骂她。

老五翠花也读了中专,毕业后分到一家国企。工作干得好好的,不知怎么与一个退伍军人好上了。退伍军人家离得很远,她为了爱情,偷偷辞去工作跟随男人走了。

等老周知道,翠花肚子也起来了。老周气个半死,把气都撒在了老婆身上,说你就是个废物,闺女们一个管好的都没有。

如今翠花悔不当初,她当年的工友们都拿着不低的退休费,日子过得都挺好。而她靠骑电三轮摆摊卖水果熬了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钱赚不到多少,受累不少。男人也没有稳定工作,收入微薄,日子过得辛苦又拮据。

老周当初对老五说过:“将来,有你后悔的时候!到那会儿,你哭都哭不上韵调来!”

果然,翠花自己吃苦受累,也连累了儿子,儿子娶媳妇因为没房受了不小的影响。托了不少媒人,从外地找了个对象,至今因为房子还没落实到位,还定不下来娶媳妇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周老婆前几年才去世,享年九十一岁,脑子不行了,身体一直很好,最后无疾而终。要强了一辈子的老周,肝癌去世时,才六十五岁。村里人议论起来都说,他老婆快言快语没心没肺,比老周活的寿长,也活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