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多位护士。走近她们,聆听她们的情怀与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位“拼命三娘”

构筑起医护线上的“半边天”

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稍有资历的医护人员会记得一位姓蹇的护士,她上班时随身带着专业书,一有时间,就拿书出来学习。

“护理这个职业,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2009年,42岁的蹇祥玉到香港进修。身边是一众70后、80后,60后的蹇祥玉勤学勤问。“专业27个人,一等奖学金一个、二等奖学金两个,我是拿了二等奖学金。”言语之中有藏不住的骄傲。在香港的10个月,她接触了心脏康复。归来后,她受命参与创建CCU(重症心脏病监护病房)和心脏综合病区。她建立了一套I期心脏康复训练法,不仅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还缩短了他们的住院时间。

如今,蹇祥玉担任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护士长。手机里有书,办公桌和床头上有书,她始终追逐着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有时候科室说要做一个新手术,对护理有特殊要求,她能在术前为我们系统讲解手术的护理内容和注意事项。问她怎么做到的,她说,加班查书。”同事赞叹。

作为一名护士,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和执行医嘱上。蹇祥玉如是,现担任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CCU护士长的李芳玲也深知这一点。

还有从事护理临床工作17年、现担任急诊科护理小组长的苏智颖,同样在省级舞台上展现了护理人的风采。去年11月,苏智颖代表佛山市参加2023年广东省“综合病例站点式”护理技能大赛,在115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急诊护理工作充满挑战,但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我喜欢在紧急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安慰,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颗颗爱心跳动

成长为人民群众的守护天使

换药是糖尿病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患者伤口往往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的伴随着脓液和坏死组织。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陈玉芳说,她们不怕臭、不怕脏,从不敷衍与马虎,只希望缓解患者的痛苦;她们明白,每次换药都换来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对他们生命的一次守护,尊严的一次维护。”

伤口护理团队除日常护理工作之外,承担着全院的伤口造口护理及会诊工作。“护理的是伤口,温暖的是人心”。尽管每天面对腐肉和恶臭,她们不为所动,用过硬的伤口护理专业素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70岁的梁叔患静脉性溃疡20多年,左小腿踝区皮肤变黑、溃烂,伤口创面大,面积达20cm*9cm,并累及左小腿内外踝。他曾辗转广、佛等多家医院就诊,但久治不愈,令他痛苦不堪。最后,他怀抱残存的希望来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护理专科。4个月的时间里,伤口护理团队为梁叔反复改善治疗方案,最终治愈了他的伤口且保住了左小腿。梁叔举着脚比画道,“左小腿当时腐臭难闻,整条腿肿胀异常,无法正常走路20多年了,现在终于保住了,可以自由行走,可以去旅游,谢谢你们!”现在,医院造口伤口门诊接诊的有久治不愈伤口的患者越来越多。

对病人的爱心可以从医院延伸到社区。急诊科护士长常雪娟带领科室同事开展社区和单位急救技能培训等志愿工作,其中2023年组织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志愿活动20余场,服务人群达800多人次;她带动家人、朋友等服务社区,参与健康宣教、社区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

“看到病人在精心护理下日渐好转,我的内心很幸福,这是我奋斗的最大动力。”蹇祥玉的父亲生前因缺少专业护理而饱受病痛折磨,受此影响,“让病人更有质量地生活”这一信念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护士节遇上母亲节,一早起来,蹇祥玉就给护理的姐妹同行们发了信息,祝她们“双节”快乐。她说,今年“双节”的特殊意义在于,护士对病人的爱心,伟大无私的母爱,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更加阳光。她希望所有人都能一起同行,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文|记者黄松炜通讯员黄晓晴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