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兰亚科—鸟巢兰族(一):金佛山兰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天门冬目

兰科

树兰亚科

鸟巢兰族

鸟巢兰族(学名:Neottieae),全世界共约80属,热带至温带分布。我国有8个亚族,29属。

1.管花兰属

管花兰属(学名:Corymborkis)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该属共有约10种,分布于热带。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中国有1种,产西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具短而横走的根状茎和成簇而细长的根。茎较长,长者可达2-3米,常数个生于同一根状茎上,不分枝,较纤细,略木质化。叶多枚,二列互生于茎上,常较大,坚纸质,摺扇状摺叠式,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圆锥花序每1-4个生于叶腋,明显短于叶;总花梗常包存于叶鞘中;花二列排列,通常绿白色至黄色,有香气,质地柔弱,具短花梗;萼片与花瓣较狭长,基部靠合;中萼片略贴生于花瓣与蕊柱上;花瓣稍宽于萼片;唇瓣与萼片等长或稍短,围抱蕊柱,通常具2条纵脊;蕊柱细长,直立,圆柱状或两侧压扁,一般略短于唇瓣,顶端扩大并有2个耳状物;花药生于背侧,近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粉团2个,粒粉质,由许多可分的小团块组成;花粉团柄细长;粘盘存在,近盾状;柱头横卧,有2个外弯的裂片;蕊喙直立,高于花药,先端2裂。蒴果具明显的6棱,顶端有宿存的蕊柱。

(2)管花兰

管花兰(学名:Corymborkis veratrifolia)为兰科管花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700-1000米的密林下。产中国台湾、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勐腊)。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东南到澳大利亚北部和太平洋岛屿,西至斯里兰卡与印度南端,北至日本琉球群岛和中国云南均可见到。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

2.竹茎兰属

竹茎兰属(学名:Tropidia),又名褶唇兰属,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该属共有约2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也见于中美洲与北美东南部。中国有4种。

(1)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成簇纤维根。茎单生或丛生,常较坚挺,状如细竹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下部节上具鞘,上部具数枚或多枚叶。叶疏散地生于茎上或较密集地聚生于茎上端,基部收狭为抱茎的鞘,摺扇状。花序顶生或从茎上部叶腋发出,通常较短,不分枝,具数朵或10余朵花;花通常二列互生,较少近簇生;萼片离生或侧萼片多少合生并围抱唇瓣;花瓣离生,与萼片相似或略小;唇瓣通常不裂,略短于萼片,基部凹陷成囊状或有距,多少围抱蕊柱;蕊柱较短;花药直立,生于背侧,短于蕊喙;花粉团2个,粒粉质,由许多可分的小团块组成,具细长的花粉团柄和盾状粘盘;蕊喙直立,较长,先端2裂(粘盘脱出后)。

(2)竹茎兰

竹茎兰(学名:Tropidia nipponica)为兰科竹茎兰属下的一个种。产中国台湾。生境不详。日本南部至琉球群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3.无叶兰属

无叶兰属(学名:Aphyllorchis)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腐生兰。该属共有约2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澳大利亚,向北可到喜马拉雅地区、中国亚热带南缘以及日本。中国有5种,产南部和西南部。

(1)形态特征

腐生草本,无绿叶,地下具缩短的根状茎和肉质的、伸展的根。茎直立,肉质,不分枝,常呈浅褐色,中下部具数枚膜质、舟状或圆筒状的鞘,上部具数枚鳞片状不育苞片,向上逐渐过渡为花苞片。总状花序顶生,疏生少数或多数花;花苞片膜质,长或短于花梗和子房;花小或中等大,扭转,常具较长的花梗和子房;萼片相似,离生,常多少凹陷而呈舟状;花瓣与萼片相似或稍短小,质地较薄;唇瓣常可分为上下唇;下唇常较小,凹陷,基部两侧一般有一对耳;上唇不裂或3裂;唇瓣极罕不分前后唇并与花瓣相似;蕊柱较长,向前弯曲;花药生于蕊柱药床后缘上,近直立,2室;花丝极短;退化雄蕊2,生于蕊柱顶端两侧,白色并具银白色斑点;花粉团2个,每个又多少纵裂为2,粒粉质,不具花粉团柄,亦无粘盘;柱头凹陷,位于前方近顶端处;蕊喙很小。果实为蒴果,常下垂。

(2)无叶兰

无叶兰(学名:Aphyllorchis montana)为兰科无叶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林下或疏林下。产中国台湾北部(台北)、海南南部(崖州)、广西东部至西部(靖西、苍梧)和云南南部(景洪、勐腊、勐海)。锡金、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琉球群岛)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斯里兰卡。

4.头蕊兰属

头蕊兰属(学名:Cephalanthera),是兰科植物的一个分支。头蕊兰属约有16种,主要产欧洲至东亚,北美也有,个别种类向南可分布到北非、锡金、缅甸和老挝。中国有9种,主要产亚热带地区。

(1)形态特征

地生或腐生草本,通常具缩短的根状茎和成簇的肉质纤维根,腐生种类则具较长的根状茎和稀疏的肉质根。茎直立,不分枝,通常中部以上具数枚叶,下部有若干近舟状或圆筒状的鞘。叶互生,折扇状,基部近无柄并抱茎,腐生种类则退化为鞘。总状花序顶生,通常具数朵花,较少减退为单花或达10朵以上;花苞片通常较小,有时最下面1-2枚近叶状,极罕全部叶状;花两侧对称,近直立或斜展,多少扭转,常不完全开放;萼片离生,相似;花瓣常略短于萼片,有时与萼片多少靠合成筒状;唇瓣常近直立,3裂,基部凹陷成囊状或有短距;侧裂片较小,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较大,上面有3-5条褶片;蕊柱直立,近半圆柱形;花药生于蕊柱顶端背侧,直立,2室;花丝明显;退化雄蕊2枚,白色而有银色斑点;花粉团2个,每个稍纵裂为2,粒粉质,不具花粉团柄,亦无粘盘;柱头凹陷,位于蕊柱前方近顶端处;蕊喙短小,不明显。

(2)头蕊兰

头蕊兰(学名:Cephalanthera longifolia),为兰科头蕊兰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生于海拔1000-3300米的林下、灌丛中、沟边或草丛中。产中国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至东南部。广泛分布于欧洲、中亚、北非至喜马拉雅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5.火烧兰属

火烧兰属(学名:Epipactis)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该属共有约2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8种和2变种。

(1)形态特征

地生植物,通常具根状茎。茎直立,近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其上具3~7枚叶。叶互生;叶片从下向上由具抱茎叶鞘逐渐过渡为无叶鞘,上部叶片逐渐变小而成花苞片。总状花序顶生,花斜展或下垂,多少偏向一侧;花被片离生或稍靠合;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萼片短;唇瓣着生于蕊柱基部,通常分为2部分,即下唇(近轴的部分)与上唇(或称前唇,远轴的部分);下唇舟状或杯状,较少囊状,具或不具附属物;上唇平展,加厚或不加厚,形状各异;上、下唇之间缢缩或由一个窄的关节相连;蕊柱短;蕊喙常较大,光滑,有时无蕊喙;雄蕊无柄;花粉团4个,粒粉质,无花粉团柄,亦无粘盘。蒴果倒卵形至椭圆形,下垂或斜展。

(2)火烧兰

火烧兰(学名:Epipactis helleborine)为兰科火烧兰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250-3600米的山坡林下、草丛或沟边。产中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不丹、锡金、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北非、俄罗斯、欧洲以及北美(引入逸为野生)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根、全草(野竹兰):苦,寒。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牙痛,目赤,病后虚弱,霍乱吐泻,疝气。

6.金佛山兰属

金佛山兰属(学名:Tangtsinia)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该属仅有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一种,分布于中国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

(1)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具较短的根状茎和成簇的根。根肉质,伸长,弯曲。茎直立,基部具数枚鞘,中上部散生数枚叶。叶片纸质,折扇状,近无柄。总状花序顶生,通常具数花;花苞片很小,明显短于花梗和子房,但最下面的1枚稍呈叶状;花近辐射对称,直立,几不扭转;花被由3枚相似的萼片和3枚相似的花瓣组成,无特化的唇瓣;蕊柱直立,较长;花药生于蕊柱顶端背侧,直立,2室;花丝短,但明显可见;退化雄蕊5枚,花蕊柱顶端围绕柱头而生,其中与花瓣对生的3枚较明显,另2枚似为蕊柱棱的延伸;花粉团4个,粒粉质,无附属物;柱头顶生,凹陷;无蕊喙。果实为蒴果。

(2)金佛山兰

金佛山兰(学名:Tangtsinia nanchuanica)是兰科金佛山兰属地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四川东南部(南川金佛山)和贵州北部(桐梓)。生长在海拔700-2100米的林下透光处、灌丛边缘和草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生长环境

金佛山兰分布区的气候冬冷夏凉,霜期长,雾多,雨多,湿度大。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阳光充足的林下、林缘、荒坡、灌丛中。

②主要价值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

植物现状:稀有种。分布区狭窄,零星散生,数量极少,因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生境恶化,残存植株越来越少,濒临灭绝。

保护措施:应在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内予以特殊保护,开展引种栽培繁殖试验,并进行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扩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使这一古老而珍稀的植物免于灭绝。

7.铠兰属

铠兰属(学名:Corybas),又名盔兰属,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该属共有约150种,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太平洋各岛,并经东南亚延伸至喜马拉雅山脉,我国分布有6个种。

(1)形态特征

地生小草本,极罕附生,地下有块茎和细长根状茎。茎纤细,直立,部分位于地下,常有棱或翅,基部有薄膜质筒状鞘。叶1枚,叶片通常心形或宽卵形,常接近地面,较少生于上部,具1-3条主脉和网状侧脉。花单朵,顶生,扭转,近似直立于叶的基部;花苞片较小,花梗不明显;子房常有6条纵肋;中萼片有爪,爪的边缘内卷并围抱唇瓣基部,形成管状结构;侧萼片和花瓣狭小或丝状,离生或有不同程度的合生;唇瓣基部有深槽并与中萼片联合成管状,上部扩大,展开或反折,内表面常有小乳突或毛;距2个,角状,或无距而具2个开启的耳状物;蕊柱较短;花药直立;花粉团4个或2个而又2裂,粒粉质,无花粉团柄,有粘质物或粘盘。

(2)铠兰

铠兰(学名:Corybas sinii),为兰科铠兰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生于海拔1500米的林下。产中国广西中北部(大瑶山、花坪林区),台湾也有分布。

2020年7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首次在云南腾冲发现铠兰。但植株较少,约七百余株。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

8.指柱兰属

指柱兰属(学名:Stigmatodactylus),是兰科下的一个属。全属有4种,分布于日本、锡金、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南部。中国有1种。

(1)形态特征

地生小草本,地下具根状茎与小块茎。根茎近似茎的延长,近直生,有时分枝,末端连接球茎状的小块茎。茎纤细,直立,无毛,中部具1枚叶。叶很小,绿色,基部无柄,多少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具1-3花;花苞片叶状,略小于叶;花近直立;萼片离生,狭窄,相似,但侧萼片略斜歪且较短;花瓣与侧萼片相似;唇瓣宽阔,基部具有1个肉质的、2深裂的附属物;蕊柱直立,上部向前弯,两侧边缘有狭翅,无蕊柱足;柱头凹陷,下方有指状附属物;花粉团4个,成2对,粒粉质,无花粉团柄和粘盘。

(2)指柱兰

指柱兰(学名:Stigmatodactylus sikokianus)为兰科叉柱兰属下的一个种。主要生长于海拔1800米的密林下水沟边的阴湿处。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北部(武夷山)、台湾和湖南。日本也有分布。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