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所说的“蓝雪花”,它的中文正式名叫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白花丹科白花丹属),而蓝雪花实际上就是它的俗名和商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是蓝花丹

真正的蓝雪花(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白花丹科蓝雪花属)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植物,只是现在人们都把它们给混淆了,这个小知识大家知道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是真正的蓝雪花

蓝花丹就是一种常绿的亚灌木,可以养成半爬藤植物,也可以将它养成垂盆植物,它非常容易长分枝,每个分枝的末端都会开出迷人的蓝色花朵。
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它开出来的花是深蓝色的,而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它开的花就是淡蓝色的。

小贴士:
经常有花友问我,为什么自己家里的蓝雪花底部的叶子背面有一层白色的东西,是不是感染白粉病了?
实际上,这个就是蓝雪花的正常现象,它的叶子背面会分泌一些白色的盐碱物质,是属于它的一种自我保护,是很正常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白粉病,是出现在叶面的,一般是从新叶开始出现的,而且用手一擦就可以擦掉了。以后看到蓝雪花植株底部的叶子背面出现白色的物质,就不用惊慌了。
品种欣赏
如果你喜欢天蓝色的花,那一定要养一盆蓝雪花,它不怕晒,不用调色,它天然的花色就是蓝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也有白色花的品种,叫白雪花(中文正式名叫雪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f. alba),属于蓝花丹的白花品种,看起来就比较清新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蓝雪花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病虫害特别少,基本常年都不会有病虫害,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土壤积水烂根。
1.阳光
如果你家里阳光充足,就可以养一盆蓝雪花,如果家里缺乏光照,就不太适合养它。家里有西晒的阳台或窗台,也可以养它。
蓝雪花喜欢尽量充足的阳光,从早晒到晚就是最好的。每天最好有4~8小时以上的直射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水分
蓝水花养护就特别简单,保证阳光充足,盆栽养护的时候就不要缺水。地栽养护时,只需要在比较干旱的时候,给它补充水分即可。
盆栽养护蓝雪花,在天气好的时候基本每天都要给它浇水的。冬天低温的时候可以稍微控水。
盆栽养护的时候还要避免土壤一直太潮湿,更不能积水。若是土壤一直都特别湿润,它也不爱长根,要让盆土有一个干湿循环的过程,就是等土壤干透了,再给它补充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温度

蓝雪花喜欢常年温润的环境,如果常年温度可以保持在15度以上,它就可以经常开花,四季开花。它是很害怕霜冻的,最低温保持在5度以上,过冬就特别安全。低温的时候要控水停肥,温度低10度以下,它基本就不生长了。

4.缓苗换盆和盆土

刚买回家里的盆栽蓝雪花,可以先检查盆土的干湿,土比较干了,比较轻了,就可以先浇透水,养在有适当光照的位置,状态好的,可以直接晒大太阳。大概3~5天之后,蓝雪花的状态好了,就可以带土换盆,换到比之前大一两个尺寸的花盆中,如果是养在露天环境下,从早晒到晚的,可以换到大一点的花盆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在阳台上养护,就不要一下子换到特别大的花盆中,否则土壤一直干不了,不利于后续生长。
蓝雪花喜欢疏松排水好的土壤,可以用常见的营养土栽培,也可以自己配土,比如用泥炭土搭配珍珠岩,以4:1的比例混合,如果是户外栽种,可以用腐叶土、菜园土、粗沙,以5:3:2的比例。栽种的花盆也要有较多或较大的排水孔。
5.肥料和修剪
蓝雪花是可以大量开花的植物,对肥料需求也比较大,在春暖之后,温度在16~18度以上,可以先给一两次通用型的肥料(5~7天给一次),等它的枝叶长得旺盛了,就开始补充磷钾肥。
在不断长叶开花的阶段,就不断修剪,不断给肥,修剪就是为了让它长出更多新的分枝,不要让它某些枝条长得太长,否则会导致花量越来越少。
在开花期间也可以给它补充肥料,因为它的花会不断冒出来,可以每隔一两周补充一次磷酸二氢钾。也可以补充其它的促花肥,包括花多多2号或美乐棵促花肥等。
冬天的时候,或者开始春暖的时候,可以在植株(盆土四周)周围挖孔,埋入充足的羊粪肥,或者撒上足够多的缓缓释肥,保证它春暖了之后,有充足的养分生长开花。
6.繁殖
想要繁殖蓝雪花特别简单,平常给它修剪的时候,只要温度在18~30度都可以进行扦插繁殖,剪下来的枝条可以剪成一节节,每节大概有12~15厘米长,去掉枝条底部的叶子,顶部保留2~4片的小叶。
处理好的蓝雪花枝条扦插在比较小的花盆中,土壤保持排水透气就可以了,扦插好之后浇透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养在每天有3~5小时柔和散射光的位置,之后就保持定期浇水,大概2~3周之后,就会慢慢生根发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