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也题作《蝶恋花·春景》,是苏轼广为人知的作品。这首词究竟写于何时何地,一直有很多争议。

有人说是写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正月。当时,东坡服丧期满,从四川老家返回京师汴梁时,途经三峡,看到楚地高唐(荆州郡管辖)神女峰时,触景而思念妻子王弗,而作此词。

有人说是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至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山东密州任知府的时候。也有说是写与徐州的。

还有很多人认为,这首词写于广东惠州,依据就是《词林纪事》里的一段:

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落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吾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我认为,由这一段就推论出《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写于惠州,未免太过于草率。虽然我也在惠州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还是要说出我的看法。

第一,《词林纪事》里所描述的即使是事实,那也只能说明,这首《蝶恋花》写作时间的下限是苏轼寓惠期间,即至少在这时候,这首词已经写完了,但并不能推论出这首词写作的时间上限。

第二,《词林纪事》里所说的王朝云吟唱这首词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词林纪事》是清乾隆年间的作品,只是一本杂著,里面故事是否为作者所杜撰?这个故事也并未见于其他著作。

笔者来惠州二十多年了,对这首词作于惠州的说法,一直存疑。

我的疑问首先来源于这两句:“花褪残红青杏小”和“枝上柳绵吹又少”。

这些年来,我在惠州很少看到有杏子和柳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我查证了一下,杏子主要产于西北、华北和东北,长江流域也有杏子。中国十大杏子产地全部在长江以北,这是一种耐寒植物,广东只有北部有稀少种植。而北宋时候的温度还高于现在,因此,宋朝时,惠州广种杏树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了,花褪残红青杏小,这明显是描写北方的景色。北方的花期很鲜明,而岭南四季都有鲜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作为一个时令的描写,更符合北方的气候特点。

至于柳树,北方常见,广东也很少有种植。至少可以说,广东人没有对柳树的偏爱。

杏子和柳树写入诗词,在描绘北方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而岭南很少有此类作品。即使是苏轼谪居惠州期间,也没有其他作品提到杏花,杏子之类。写得多的反而是,荔枝,芦橘,杨梅等水果。

至于柳絮,苏轼在惠州时期,梅花、松树、桂花写了很多,’却很少有写柳树的,在北方时期反而写了很多与柳树相关的作品。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这些都是苏轼在贬居惠州之前的作品。以苏轼产量之高,如果当时惠州柳树多的话,不可能不出现大量关于柳树的作品。

我们再来看看一首跟《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非常相似的作品,欧阳修的《枝头薄薄柳绵飞》

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日高深院晚莺啼。

堪恨风流成薄幸。断无消息道归期。托腮无语翠眉低。

欧阳修这首词里面,杏子和柳絮也同时出现了,意境也跟苏轼的《蝶恋花》很相似。但是,欧阳修肯定没有到过岭南,这首词也只能是在北方所做。

我再说一点,苏轼谪居惠州以后,已经是心态豁然了,忧愁暗恨,哀怨比较少了,《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也不太符合他此时的心境。

综上所述,《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这首词,写于惠州的可能性比较小,大概率是苏轼在北方的作品。我们不能因为一段野史记载,就言之凿凿地说它写于惠州。

敬请关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