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某些大师总是鼓吹“三流书法家才写楷书”这一观点,其目的是为了宣传自己的草书。但这无疑误导了大众,给人一种写草书者普遍不会写楷书的错觉。如果我们回顾书法史,梳理一下历朝历代的草书大师,就能发现他们无一不是楷书高手,王羲之、王献之、黄庭坚、徐渭、傅山皆是如此,而最有名的“颠张狂素”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旭画像

“草圣”张旭目前仅有一件楷书存世,它就是《郎官石柱记》。张旭生于书法世家,其舅陆彦远、外祖父陆柬之皆是当时名家,而他初学也是从楷书入门的。其自述:“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智永师乃羲、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翁方纲题跋

这也说明了张旭楷法由陆彦远传授,学虞世南、智永并由唐入晋,直追二王。张旭的楷书学到了魏晋用笔之精髓,不论笔法还是气韵都得魏晋神髓。《郎官石柱记》深受后世书家推崇,尤其是在宋代,学它的人数量甚至超过了学欧、学颜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在《集古录》点评此作:“张旭以草书知名,而《郎官石柱》真楷可爱。”;苏轼也认为它奇妙入神:“今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黄庭坚的评价最高,评价它:“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这些大书法家的评价,不夸张地说,《郎官石柱记》足以令大半唐楷黯然失色。这件作品由陈九言撰文,张旭书丹,镌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是他67岁时的成熟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作以虞世南、欧阳询二家楷法为根基,虞字内敛、珠圆玉润,而欧字峭拔、刚健凌厉,原本“水火不容”的两种风格在张旭妙笔之下,完成了融合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郎官石柱记》起笔藏锋,衄搓、调锋、蓄力动作丰富,行笔遒劲有力,锋芒内敛,提按分明,转折处方圆并用。这是虞世南楷书的风格。而结字紧凑峭拔,通过攲侧、错落营造险势,则有欧楷风采。两家结合,藏露兼用、虚实相生,笔笔有来源,字字见法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旭的楷书没有“欧楷”的过于森严,非常便于我们入门,也容易出成果,是学习唐楷的上佳字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碑如今已经不存,王世贞旧藏“宋拓孤本”,弥足珍贵,完美还原了原碑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我们将张旭《郎官石柱记》(宋拓本)进行了超高清12色复制,笔画细节与拓本毫无差别。我们独家推出一款经折装,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