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1366年的一个夜晚,马夫人正准备就寝,丫鬟慌张跑来报告,称吴王朱元璋在议事厅大发雷霆,连夜提审侄子朱文正。

马夫人心里咯噔一下,她忧心忡忡地命人出宫,有请朱文正的母亲也是朱元璋的大嫂王氏火速进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氏赶来和马夫人赶往审讯地点,只见朱文正已满身鞭痕了无生气。

王氏见儿子这个样子,顿时泪流满面对朱元璋喊:“好你个朱重八,我的好弟弟,你怎忍心将我儿鞭打至死?!”说完便怒极攻心昏死过去。

01.骨肉血亲,长嫂如母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出生的时候,大哥朱重四刚娶老婆没多久,大嫂王氏进门不过两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朱重八是大嫂一手带大的。几年之后,朱重四的儿子朱文正出生,叔侄二人相差不过五六岁,因年岁相差不大,两人在打打闹闹中一起长大,彼此很清楚对方的秉性。

家贫万事衰。1344年,瘟疫、蝗灾、饥荒接踵而来,短短二十多天,朱重八的父母、大哥相继去世。

此时朱重八已年满16岁,寡居的大嫂自然不方便和渐渐成人的小叔共同生活下去,于是王氏带着一子一女回娘家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苦无依的朱重八为了活下去只能到皇觉寺出家为僧。转眼间十多年过去,朱重八从皇觉寺的游坊僧人一跃成为红巾军三万大军总管,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朱元璋

一路征战,朱元璋带兵攻占滁州后,他开始想念失散已久的亲人。于是派人四处寻找。

得知小叔已当上大将军,王氏欣喜万分,她带着儿子朱文正和女儿赶往滁州投奔小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以为朱元璋在滁州混得风生水起,王氏一家到达才知道,自家小叔一度因为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被郭子兴排挤得厉害。

想要在群雄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朱元璋意识到必须尽快组建自己的嫡系部队,而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只能是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至亲。

02.至亲子侄,功成名就

1355年,朱文正已经二十多岁,他长得相貌堂堂、英俊潇洒,酷似朱元璋的叔父,因此深得朱元璋爱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家军组建成功后,因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们还没有出生,朱文正首当其冲地成为朱家军的核心人物,为朱家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的重任就落在他身上。

朱文正不负小叔所托,他在攻太平、破陈也先、拿下集庆的战役中立下战功,朱元璋立马把他升为枢密院同佥。

短短两年时间,朱文正在军中的权力仅次于其叔朱元璋,这个升迁速度在当时没有第二人能比得上。因为儿子的升迁,王氏和女儿的日子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56年7月,朱元璋开启了与张士诚争夺常州的战役,经过九个月的征战,朱文正在这场战役中与徐达等人打配合,顺利攻下长兴、常州等地。

经此一役,朱文正在军中的地位进一步稳固。1361年,朱元璋新成立一个部门——大都督府,任命朱文正为大都督,管辖军中事务

至此,朱元璋利用亲属在军中筑就的朱氏堤防正式完成,可以说,军权几乎全部掌握在朱家人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达、邵荣、常遇春等曾与朱元璋一起打拼的异姓兄弟被他调到中书省任职,并直接受朱元璋管辖。

仅用七年时间,朱文正的职位不但与徐达等人平级,而且成为朱氏集团军的一把手,也就是说他直接对朱元璋负责,这个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式开启他的辉煌人生。

1362年,朱元璋派朱文正前往洪都坐镇。朱文正到达后雷厉风行,他一边迅速加固城墙,一边招安附近山寨匪兵,不归降的一律出兵镇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他派兵收复陈友谅占领的吉安、永新,让朱元璋在江西的地盘进一步扩大,洪都的防务大大提高。

1363年,陈友谅率60万大军兵临洪都城,洪都城官兵不足一万人,要想抵挡住如此大军的进攻谈何容易。

朱元璋下命令死守洪都。朱文正面对强敌,调兵遣将,且战且守,经历了八十五天的浴血奋战,终于等到朱元璋亲自率兵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堪称奇迹的保卫战成为朱文正一生中的最强战绩。随后他派人烧毁陈友谅运输粮食的船只,助朱元璋在鄱阳湖一役中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