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赖昊拓

5月10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定于5月24日—25日在福州举办。

自2017年至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已连续走过7年,出席峰会的专家学者超过1700位,参展单位超1800家,促成数字经济项目签约落地近2600项。追赶数字浪潮,共话数字未来,八方宾朋又将因“数”而聚。

本届峰会是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也是“新质生产力”提出后的首届峰会。如何传承好往届办会经验,把握“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让此次峰会出新出彩?发布会一一进行了解答。

全方位展现数字魅力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本次峰会以宣传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主线,主要包含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同时,峰会还设置现场体验区,设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板块,运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潮技术,全方位展示各领域数字化最新成果。

“本届峰会通过创新数字赛事、打造数字街区、丰富数字文旅等方式,让数据场景更加贴近大众,更主要的是让数字惠民,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体验更好。”在发布会上,福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数字峰会创新推出的一系列活动与场景。

在打造数字街区方面,沿着福州城市历史文化中轴线和闽江两岸,主办方精心打造了数字应用场景展示带。以仓山区为例,在烟台山,主办方策划举办了“数字科技体验周”活动,国际数字支付示范商圈结合“AI互动+AR打卡”,将数字的神奇力量照进街头巷尾。

除了便捷支付,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还十分广阔。主办方依托福州冶山春秋园、严复故居、船政文化城等文化资源,通过数字赋能,创新元宇宙研学、剧本游等互动场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让游客可以穿越时空,更多感受虚拟和现实相结合、历史和现代交融的“诗和远方”。

云集多方数字智慧

“本届峰会将更加注重专业权威。国家部委、权威机构将发布一批数字化发展政策措施、研究报告,打造数字中国建设‘风向标’。峰会将聚焦数字中国建设关键领域,举办一批专业工作会议,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发布会上,主办方有关负责人对峰会的前瞻性信心满满。

在开幕式、主论坛上,将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举办“2024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仪式。分论坛设置数据资源与数字安全、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气象、智慧能源、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化,以及数字福建、闽港数字经济合作等13个分论坛。

作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项“网红”赛事,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去年共吸引2.7万人参与。今年,在保留上届大赛优质赛道基础上,共新增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智能科技、数字文旅、数字视听等6个赛道,吸引近3万人报名参与。

以峰会机遇助力发展

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福建省和福州市正主动融入该计划,以峰会为媒,广纳八方优秀成果、加强多向交流合作,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在福建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每年固定的创新成果展环节,今年将评选出十大硬核科技、十大数字应用最佳解决方案,其中不少为创新成果首展。主办方还邀请了超过100家数字领域的头部企业和众多“专精特新”企业。企业界嘉宾占比将由往届的50%提升到65%以上,12个创新赛道均由企业、科研机构组织,企业参与团队超4000支1.2万人。

“今年,河北、江苏、山东、广东作为主宾省参会,将分享数字省域建设经验。台港澳元素更加浓厚,独立设置香港现场体验区、两岸融合专区,促进两岸四地数字化融合发展。”主办方介绍。

本次峰会中的数字产品博览会,聚焦“买全球、卖全球”,范围进一步扩大,数博会展区加上外延展区,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今年主办方进一步优化了数博会云平台,强化洽商、交易、对接功能,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数字创新、数字应用、数字产业合作的创新发展生态圈。

数字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把握数字中国新机遇,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峰会将继续发出新时代的数字强音。